第226章 记者挖坑我填土,师父牌盾牌真好用(2/2)
况且。
《太阳的后裔》尚未播出,以其顶配的资源组合,最终的收视率和影响力爆发未必就真会比《请回答1988》差。
没必要过早地妄自菲薄,陷入无谓的后见之明之中。
更何况。
世事环环相扣。
若当时他选择了《请回答1988》,自然就不会进入《太阳的后裔》剧组。
那么。
他和金智媛之间那段剪不断、理还乱的炽热纠缠故事线或许根本就不会展开。
哪里还会有百亿韩元压在心头的焦灼与承诺
哪还有后续的那些……波澜起伏
连故事的第一章都不会发生!
所以,没什么好纠结的。
得与失之间,早已被环环相扣的命运巧妙安排。
看似错过的,焉知不是推开了一扇更重要的门
想到这。
姜在勋侧头在李圣经柔软的脸颊上响亮地亲了一口:
“有什么好后悔的要是拍了《1988》,说不定这个点还在片场对着成东日前辈的啰嗦瑟瑟发抖呢。选了《太阳的后裔》才能此刻跟你一起窝在沙发里,看你为别人的故事又哭又笑,顺便……行使一下我作为‘室友’的合法权利。”
说着。
带着滚烫温度的手掌开始沿着衣摆边缘往里钻……
“呀!”
李圣经反应极快,一把按住了那只作怪的狼爪。
“等一下,先回答我一个问题!”
她从姜在勋怀里支起上半身,完全无视了姜在勋瞬间垮下来的脸。
“……什么”
“中年德善的老公……到底是谁”
李圣经眨巴着满是求知欲的眼睛:
“是狗焕还是阿泽我看了好多剧透讨论,都快吵翻天了!”
“……”
姜在勋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下来,差点笑出声。
原来是这个!
他还以为李圣经要问有关于林允儿cp事宜。
结果。
就这
暗自松了口气,但随即又感到一丝尴尬——
姜在勋是试镜过狗焕,但剧情也只是限定于已写出来的戏份,后续的剧本都没写,他上哪里知道剧情
直接说不知道太丢份。
于是。
他面不改色心不跳的信口胡诌:
“当然是金家那个傻人有傻福的大儿子,拥有锦鲤体质的正峰了。别看现在戏份少,后期肯定逆袭。”
“哈”
“正峰”
“真的你确定”
这个答案完全出乎李圣经的预料。
“剧情嘛,总是要有反转惊喜的!”
“这样吗”
李圣经将信将疑,秀气的眉头蹙起,努力想象着目前剧情里那个痴迷彩票、总带点傻气的金正峰,要怎么和机灵搞怪的德善走到一起。
姜在勋说的“厚积薄发”、“潜力股”、“后期反转”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
但又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哎呀,有什么好想的!以后剧里不就演出来了嘛!”
姜在勋怕她再追问下去露馅,立刻发动物理攻势——
双臂用力收紧,重新把人锁进怀里,灼热的吻不容分说地封缄了她的疑惑。
“现在是姜在勋和李圣经时间,不准想别人!尤其是那个什么峰!”
“唔……你这人……”
李圣经象征性地推了他两下,很快便在热烈的亲昵中败下阵来。
————
11月26日。
夜幕笼罩下的首尔庆熙大学,此刻正化身为星光最璀璨的殿堂。
第36届青龙电影奖颁奖典礼在和平殿堂正式拉开帷幕。
从《喜马拉雅》发布会后至今。
姜在勋的日程如同上紧发条的陀螺,几乎没有任何喘息。
直到今天。
他终于得以暂时卸下繁重的宣传任务,投入到这场代表韩国电影最高荣誉的盛宴之中。
作为当今韩国电影界公认含金量最重的年度盛典,青龙奖的红毯环节本身就是一场全民瞩目的顶级视觉盛宴与流量狂欢。
直播开启的瞬间!
当姜在勋出现在红毯尽头、踏上那绵长的聚光灯通道时——
直播间实时弹幕瞬间化身沸腾的岩浆海洋:
“啊啊啊啊啊啊!亲娘啊!!!开屏雷击!这是天神降临人间吧!姜在勋你今天鲨我别用颜!”
“这西装杀疯了!这腰腿比例是人类能拥有的!这脸是在发光吧!手机屏幕已经湿了(舔屏)!!!”
“救命!这男人是行走的荷尔蒙发射器!他刚刚看镜头那一眼!我心脏骤停!”
“摄影师加鸡腿!这个怼脸拍绝了!皮肤怎么这么好!”
“……”
网络直播已是如此狂热。
现场的气氛更是灼热到几近爆燃!
尖叫声浪从姜在勋踏上红毯第一步起便直冲云霄。
密集的闪光灯则构成了一片光的牢笼,永不停歇地爆裂闪烁。
长枪短炮林立,无数目光汇聚。
姜在勋步履从容,气定神闲。
黑色丝绒戗驳领塔士多礼服如同第二层皮肤,完美勾勒出他宽肩窄腰、挺拔如松的身姿。
袖口那枚低调却绝对无法被忽视的卡莱拉系列腕表在强光下折射出恰到好处的光芒。
结束红毯的开屏“炫技”。
姜在勋在工作人员引导下,终于踏入主会场。
喧嚣被暂时隔绝在门外。
会场内灯光明亮却不刺眼。
他的座位位于主舞台左侧相对靠前的位置,与《老手》剧组核心成员安排在一起。
此时。
同样凭借《老手》要走红毯的黄政民、刘海镇等人尚未入场,只有导演柳承莞已经落座,正翻看着颁奖流程手册。
“导演ni,近来安好”
姜在勋微微躬身问候。
黄政民是他的伯乐与恩师,但真正将他推向商业巅峰、塑造出“赵泰晤”这个现象级角色的,却是眼前这位柳承莞导演。
因此。
姜在勋对其的尊敬,丝毫不亚于对黄政民。
“我很好,你呢”
柳承莞转过头见到是他,脸上露出笑容:
“最近可是挺忙的到处都能看到你。”
“托您的福,《老手》带给我的机遇太多太多。”
“……”
寒暄几番。
姜在勋不动声色地顺势将话题滑向《老手2》的可能性上。
毕竟在当下的韩国电影市场。
一部现象级爆款诞生的首要衍生计划,十有八九便是推出续集——这几乎是业界心照不宣的规则。
无论剧本续接是否精妙。
靠着前作积攒的深厚情怀与观众基础,稳稳当当赚个大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观影人次,几乎是板上钉钉。
眼前就有活生生的例子:
雄踞韩国影史票房冠军宝座的《鸣梁海战》便正在紧锣密鼓地为延续传奇打磨续作剧本。
更近的。
则是tertant重金押注、投资总额直逼400亿韩元的超级商业巨制《与神同行》,直接采用两部连拍的豪赌策略,显露出对“系列电影”这条赛道巨大盈利能力的绝对信心。
然而——
柳承莞何等人物
他可是曾以区区50亿韩元撬动了千亿级别票房的商业导演奇才!
是被冠以“韩国昆汀”之名,在亚洲乃至世界动作电影领域都有着独到建树的弄潮儿!
凭借其对市场风向近乎妖孽般的敏锐嗅觉,他心中对《老手2》的时机判断恰恰与市场惯性背道而驰。
“续作……再等两三年看看吧。”
柳承莞嘴角带着那种深谋远虑的笑意,缓缓摇头。
原因
太简单了!
《老手》以“底层警察硬刚疯批财阀”的精准叙事、拳拳到肉的动作场面、黄政民和姜在勋炸裂的碰撞,不仅撬开了票房大门,也必将如同丢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掀起滔天涟漪!
他极其笃定地预见到——
在未来的一到两年内,韩国电影市场必然会迎来一轮“黑财阀”题材的密集爆发。
中小制作会闻风而上,大公司也会布局类似项目。
当银幕上充斥着各种阶层对立、富家子弟作恶、小人物逆袭桥段……
观众的新鲜感会被迅速榨干。
审美倦怠!
情绪麻木!
到了那时……
《老手》的续作
不过是往已经沸腾的油锅里,再添进一块早已定型的老油条。
再香,也会嫌腻!
与其跟风扎堆重复自己、耗尽《老手》ip的价值……
柳承莞另辟蹊径。
将创作重心转向了与《柏林》类似的、基于真实历史背景的动作大片——
一部跳脱现代都市钢筋丛林设定,将叙事锚定在厚重历史硝烟中的大型动作群像作品“军舰岛”。
讲述二战时期朝鲜被强征劳工在日本的孤岛炼狱中,为了生存与自由密谋惊天逃亡的热血史诗!
背景更宏大。
人性拷问更深沉。
动作场面与历史悲歌交织!
野心勃勃!
目前——
柳承莞正全身心投入在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中爬梳、考证、构思,剧本还停留在概念提炼与情节骨架搭建的“头脑风暴”阶段。
角色、演员
都还是飘在蓝图上的虚幻光影,未曾赋予具体形态。
不过,话赶话聊到这里了……
柳承莞便随口跟姜在勋提了《军舰岛》的邀约。
这并非明确的角色许诺。
只是抛出了一个充满诱惑力的概念轮廓和一种基于他个人特质的直觉期许。
姜在勋听后,迅速在脑中盘算起来:
按照他对柳承莞创作习惯和效率的了解——
此刻连剧本雏形都未落地的新项目“军舰岛”……
从史料爬梳精炼、故事架构深化、剧本反复打磨……再到正式立项、资金到位、前期筹备……
整个流程完成,没有半年时间,绝无可能落地开机。
而“半年后”这个时间节点……
恰恰卡在——他本人与se公司合约到期、需要处理独立工作室乃至影视公司成立等一系列焦头烂额的事务期重迭。
届时他是否有足够的自由度、心力、以及时间框架,承接这样一部必然耗时耗力的史诗巨制
答案扑朔迷离。
“导演ni的提携,在勋感激不尽!”
“只是……目前这个时间段,我手头上现有的项目、包括个人规划……”
他并未说透。
但那句欲言又止的“只是”和点到即止的“个人规划”,已然传递出“时机存在冲突风险”的复杂信号。
对此。
柳承莞的脸上并无分毫异样。
到了他这个级别,太清楚仅凭一个尚在胚胎阶段的项目概念去绑定演员本就是“空中画饼”的行为。
对演员方缺乏实质性保障,对自己也并未定下演员框架。
有固然好,锦上添。
无,亦属平常。
电影圈的邀约本就是双向选择,时机和缘分缺一不可。
他颇为大方地点头笑笑:
“理解。项目还在孕育中,是该等等。等有眉目了,我们再具体谈。”
一场充满可能性却又无实质约束的试探性交流,在双方都留有余地的氛围中暂时搁置。
姜在勋适时地借着“先去一下洗手间”的合理理由,暂时离开了座位。
颁奖典礼后台的通道四通八达,嘉宾专用洗手间也颇为宽敞安静。
他推门而入时……
只见姜河那正独自对着镜子,嘴唇快速开合,无声地默念着什么,手里还虚握着一个仿佛并不存在的“话筒”。
姜在勋一怔,随即了然。
是在背获奖感言呢。
本次青龙奖“最佳男新人”的角逐,媒体和网络舆论的风向大多集中在两个人身上:
李敏镐和姜在勋。
一个拿下百想艺术大赏电影部门的最佳男新人,另一个则是拿下大钟奖的最佳新人男演员。
呼声之高。
几乎形成双雄鼎立之势。
但……
万一呢
颁奖典礼最刺激人心的,不就是那点不确定性和爆冷的黑马可能吗
所以。
他姜河那也并非毫无赢面。
这个青龙新人奖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提前把获奖感言背得滚瓜烂熟是基本操作。
姜在勋没有立刻出声打扰。
只是无声地走到小便池站位。
直到放水的声音传来,姜河那这才猛地从沉浸状态惊醒,慌忙转身:
“呀……在、在勋!你什么时候进来的!”
“刚到。”
姜在勋系好腰带,仿佛没看到他刚才的窘态。
走到洗手台旁边。
感应水龙头流淌出温热的水。
姜在勋按下洗手液,慢条斯理地揉搓着泡沫。
两人目光在镜中交汇。
都从对方眼底看到了一丝难以言说的感慨。
当年在《继承者们》海选试镜室门外,那三个紧张又充满憧憬的青涩身影——“继承者试镜铁三角”的回忆瞬间涌上心头。
如今……
又在电影界最高奖项的角逐场上狭路相逢。
这份缘分……
微妙,又带着宿命般的张力。
“好久不见了。”
“是啊,好久不见……”
姜河那感慨地叹了一句,也顺势走到旁边的洗手台,拧开水作洗手的姿态,借此缓解刚才被抓包背台词的尴尬。
水滴声哗哗流淌。
短暂的沉默后。
姜河那像是想起什么,侧过头问道:
“话说……你跟水晶,还在谈着呢吗”
姜在勋正低头搓着满手泡沫的动作顿了一下。
真是……
哪壶不开提哪壶!
姜在勋心里腹诽,表面却不动声色,借着冲洗泡沫的动作自然地避开了眼神对视:
“你就别瞎打听了……获奖感言准备得怎么样了看你这如临大敌的样子……要不,我们俩私下对对”
姜河那一愣。
立刻明白了姜在勋不想聊私事,也识趣地接住台阶下:
“好啊!互相查缺补漏!”
在这个圈子里,但凡手握提名站在后台,99%的人都会准备好两份稿子——
一份是“感谢名单+感动+谦卑”的获奖感言。
一份是“大气+祝福获奖者+与有荣焉”的陪跑微笑语录。
不准备那是情商掉线、专业素养堪忧。
姜河那清了清嗓子,低声将自己准备的那套“万一得奖”后的感言背了一遍:
“……我无法用语言表达此刻的心情……感谢《二十》李炳宪导演ni的信任……感谢一同奋斗的朋友……感谢评委们对我的认可……”
背到关键处:
“……也要特别感谢一同提名的、四位非常优秀的演员!能与你们一同站在这项提名名单里,本身已是我巨大的荣幸……”
姜在勋原本只是抱着听听看的心思靠洗手台边缘。
但当那句“感谢一同提名的、四位非常优秀的演员”钻进耳朵时——
他眼底骤然亮起一丝“捡到宝”的精光!
这个措辞绝了!
既展现了格局和谦逊,又隐晦地表达了对所有对手的实力尊重(说你们优秀呢!)!
关键是——
听起来自然不做作!
姜在勋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脸上却露出赞赏的笑容:
“……感谢词说得真不错啊!”
(内心:“我听到了!现在这个表述技巧就是我的库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