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历代君王与学者齐聚一堂(2/2)
戴夫的话已相当委婉,但显然,孙连城的声望还不足以让雨果奖为其破例。
詹姆斯几乎是拍着胸脯发誓:“戴夫先生,即便这部作品还未经历市场的验证,但我可以保证,它必将成为最畅销的作品之一!”
“若您愿意通读全书,我相信您定会同意特批它参赛。”
面对詹姆斯坚定不移的态度,戴夫微微一笑,说道:“若真是如此,雨果奖或许确实该为孙连城破次例。”
随即,他接过詹姆斯递上的《三体》,翻开阅读。
正如詹姆斯初次阅读时的感受,戴夫对《三体》开篇的情节同样感到困惑。
这难道不是一部悬疑解谜类型的作品吗?
难道是孙连城以伪命题吸引读者?
随着阅读的深入,戴夫的眉头逐渐紧锁。
凭借多年担任雨果奖评委会负责人的经验,他在读完前几章后,并未发现这部作品有何独特之处。
因此,他更加确信,《三体》并没有理由让他们破例,获得此次雨果奖的参赛资格。
戴夫正准备出言婉拒詹姆斯的请求,可当他的目光触及到对方眼中那股热切期盼的光芒时,原本要说出口的话语竟如鲠在喉。
无奈之下,他只能默默叹息,在心底默默祈祷:希望大孙能创作出超越《流浪地球》的好作品,而不是让糟糕的内容出现在雨果奖的评审名单中。
虽然此时雨果奖的评选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身为负责人的戴夫其实并不算忙碌,但他仍犹豫着要不要硬着头皮继续阅读下去。
若接下来的文字依旧平淡无奇,他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拒绝詹姆斯。
一旁的助手注意到戴夫刚露出的复杂神情,立刻明白了其中含义,随即看向詹姆斯,脸上浮现出掩饰不住的轻蔑笑意。
然而,詹姆斯此刻全神贯注于观察戴夫的阅读状态,完全没有察觉到周围的变化。
期间,戴夫的眉头始终紧皱,直至读到杨冬留下的遗书中那句令人震惊的话:“物理学从未存在,也永远不会存在。”这一发现终于让他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
随后,当戴夫继续翻阅到叶文洁坎坷的命运以及她与外星文明之间的牵连时,他仿佛被完全吸进了书中的情节之中。
他难以置信地惊呼:“天哪!”“难道她是想摧毁整个世界?”
助手目睹此景,原本充满讽刺的态度瞬间僵住,他狐疑地注视着戴夫,心中疑惑涌起:这位负责人是不是太投入故事了?这绝不可能,戴夫可是资深评委,怎么会如此失态呢?除非……这是一部真正精彩的作品,而非劣质之作。
助手内心隐隐生出一丝不安,暗自揣测,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
詹姆斯注意到戴夫的反应后,唇边浮现出更深的笑容,眼底透着几分兴致盎然。
他知道,这位戴夫叔叔正如同自己当年一样,被这个故事深深吸引。
不过,詹姆斯也清楚,这仅仅是开始。
当戴夫看到大孙脑洞大开的情节时,恐怕连站稳都会变得困难。
即便戴夫是雨果奖的负责人,在那样的冲击面前,也不过像一只受惊的小鹿。
沉浸在《三体》世界的戴夫,此刻就像一块吸饱了水分的干海绵,贪婪地汲取着后续的内容。
当他看到王淼进入游戏,竟与周文王、伽利略、牛顿、冯·诺伊曼等人相遇时,整个人瞬间愣住。
“这……怎么可能?”戴夫的心脏剧烈跳动,浑身仿佛触电般战栗。
“太疯狂了!这是怎样的神作?”
他不得不承认,尽管多年来参与评审无数杰出的科幻作品,但没有一部能与这部《三体》媲美。
单是游戏中关于三体星系的设定就足以令人震撼——这里有三个太阳,运行轨迹毫无规律可循。
为了适应这种极端环境,文明必须制定出一种能够预测太阳运行的历法,以指导生产与生活。
然而,由于三颗太阳的运动过于随机,这个文明始终徘徊在生死边缘:要么被冻僵,要么被烤焦,甚至可能直接被撞击毁灭。
在如此严酷的条件下,人类演化出了独特的生存方式:一种被称为“脱水”的能力。
在这种状态下,人类的身体会收缩成类似皮革的状态,以此来保存水分和生命。
只需待时机成熟,将那皮质之物投入水中,便可重生!
这便是存在于这个虚拟游戏世界中,于恒纪元与乱纪元交替背景下,众生所采取的求生之道。
在此境况之下,历代君王与学者齐聚一堂,
竭尽全力推演历法,为世人延续生命提供可能。
甚至,牛顿与冯·诺依曼借助秦始皇的大秦军团,
构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人列计算机。
即便看到书中详尽的描述,即便是戴夫也不得不承认,
这设想确有一定的可行性。
然而,这种充满科幻色彩的创意,绝非普通人能轻易构想。
他翻阅着后续的篇章,却发现……人类终究未能如愿。
他们始终未能**恒纪元与乱纪元转换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