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晨光赶路,烟火人间(2/2)
桌上摆着个大搪瓷盆,里面堆着手抓羊肉,油光锃亮,撒着椒盐;旁边是四个粗瓷碗,盛着奶白色的羊汤,飘着香菜和羊肉片;还有一筐刚烤好的馍,外皮酥脆,内里松软。
“开动!”王勇没等别人动手,抓起一块羊排就啃,油汁顺着嘴角往下滴,“真香!这比在黑风口啃硬面饼强一百倍!”
阿冰用筷子夹了块瘦点的羊肉,蘸了点醋,慢慢吃着:“慢点吃,没人跟你抢。你看你,油都蹭到下巴上了。”她抽出张纸巾,伸手想帮他擦,王勇头一歪躲开,结果差点把碗碰翻。
“我自己来!”王勇胡乱擦了把脸,又舀了碗羊汤,泡上掰碎的馍,“你们快吃啊,凉了就不好吃了。”
艾时和张老二慢慢吃着,偶尔聊几句武威的寺庙遗址。“那寺庙叫‘海藏寺’,西夏时候是皇家寺院,”张老二喝了口羊汤,“我查资料说,寺里的大雄宝殿地基比别处高,
“地宫十有八九是存放佛经和法器的地方。”艾时夹了块羊肝,“西夏人信佛,尤其是皇室,随葬的佛经大多用金银粉书写,比银锭值钱。”
王勇嘴里塞满羊肉,含糊道:“佛经?那玩意儿有人要么?还不如银锭实在。”
“你懂啥。”阿冰白了他一眼,“上次在西安,李老板收过一卷西夏佛经,光那金粉就值不少钱,更别说文物价值了。”
吃完饭,四人找了家镇上的小旅馆住下。房间是两间连通的土炕房,被褥带着点阳光晒过的味道。王勇往炕上一躺,“嗷”地叫了一声:“还是软炕舒服!比在窝棚里睡帆布床强多了!”
阿冰打来热水,倒进搪瓷盆里:“快洗洗吧,一身土腥味,别弄脏了被褥。”她把毛巾扔给王勇,自己则找了个小马扎坐下,慢慢擦着脚上的泥。
王勇洗了把脸,凑到阿冰旁边:“哎,阿冰,你说等咱这趟活儿干完,去兰州吃牛肉面咋样?我听说那儿的牛肉面,汤是用牛骨熬的,辣椒油特别香。”
“想吃牛肉面还不容易。”阿冰笑着说,“但前提是你别再像昨晚那样,偷偷藏吃的,不然下次有好吃的,我还抢你的。”
“不藏了不藏了。”王勇赶紧摆手,“有好吃的,咱一起吃还不行吗?”
艾时和张老二在另一间房整理东西,把西夏玉印、银锭和瓷片分门别类包好。“明天去海藏寺踩点,”艾时说,“先装作游客逛逛,看看地基的结构,别惊动寺里的人。”
“我带了相机,到时候拍几张照片,回来分析。”张老二把东西放进背包,“晚上还住这儿,镇上人少,不容易引人注意。”
夜幕降临时,旅馆的院子里飘起饭菜香。老板娘做了大盘鸡,红亮亮的汤汁裹着鸡块,旁边还配着宽宽的皮带面。王勇抢着拌面,结果面条太长,一挑缠了满脸,惹得阿冰直笑。
“你能不能斯文点?”阿冰帮他把脸上的面条摘下来,“又没人跟你抢。”
“这不是好吃嘛。”王勇嘿嘿一笑,又舀了勺汤汁浇在面上,“老板娘这手艺,比城里饭馆强多了。”
吃完饭,四人坐在院子里乘凉。王勇从包里摸出瓶白酒,给艾时和张老二各倒了一杯,自己则灌了口:“这日子真舒坦,有吃有喝有地方睡,比在山里钻洞强。”
“舒坦日子是靠山里钻洞换来的。”艾时喝了口酒,“等把武威的活儿干完,咱去兰州好好歇几天,吃牛肉面,逛黄河边。”
“好!”王勇举着酒瓶,“到时候我请大家吃最好的牛肉面,加肉加蛋!”
阿冰靠在门框上,看着天上的星星,嘴角带着笑意。张老二推了推眼镜,正在手机上查海藏寺的历史。艾时喝着酒,目光落在远处的夜色里,仿佛已经看到了寺庙地基下的秘密。
对他们来说,这样的烟火人间,是奔波路上的慰藉——有争吵,有欢笑,有热腾腾的饭菜,有安稳的床铺,更有对下一段旅程的期待。而那些深埋地下的宝贝,不过是让这人间烟火更踏实的底气。
夜深了,院子里的灯熄了,只有虫鸣声在夜色里此起彼伏。王勇的鼾声已经响起,带着满足的节奏。阿冰掖了掖被角,闭上眼睛,嘴角还残留着大盘鸡的香辣。艾时和张老二还在低声聊着什么,声音轻得像夜风吹过。
明天,海藏寺的晨光里,又将有新的故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