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帝王与他的港湾(2/2)
她点开,一个加粗的标题瞬间占据了整个屏幕。
【影帝顾沉时隔两年再战古装!官宣加盟S+级历史正剧《山河阙》,出演千古一帝!】
照片里,顾沉身着玄色龙袍,头戴冕冠,目光深邃地凝视着镜头。他没有做任何夸张的表情,但那种君临天下的气势,那种背负着万里江山、千年孤独的沉重感,却透过薄薄的屏幕,扑面而来。
评论区已经炸了。
【啊啊啊啊!我哥终于演皇帝了!这个造型,这个眼神,绝了!】
【S+历史正剧!名导+金牌编剧+影帝,这是什么神仙配置!爆款预定!】
【顾沉出品,必属精品!我已经准备好钱包贡献收视率了!】
苏晚看着那张定妆照,久久没有说话。
她忽然明白了顾沉昨晚那句话的意思。
他不是在等待,他也在远航。
他们夫妻二人,正以各自的方式,驶向属于自己的那片星辰大海。
而他们的家,就是彼此共同的,永远的原点。
《山河阙》的官宣,像一颗重磅炸弹,在平静的影视圈里炸开了花。
S+级的投资,意味着最顶级的制作资源;国家级电视台的预定播出平台,保证了最广泛的国民度;再加上名导坐镇,金牌编剧耗时五年打磨的剧本,以及顾沉这位影帝的领衔主演,《山河阙》从立项之初,就自带“年度剧王”的光环。
顾沉的定妆照发布后不到一个小时,相关词条就霸占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榜前列。
粉丝们在狂欢,路人们在期待,业内的制片方和演员们,则投来了艳羡与敬畏的目光。
所有人都知道,顾沉接下这个角色,不仅仅是回归古装剧那么简单。
他要饰演的,是历史上那位以雄才大略著称,同时也背负着无尽争议的开国君主。这个角色的复杂性和深度,足以让任何一个男演员望而生畏。演好了,就是职业生涯的又一座丰碑;演砸了,则可能晚节不保。
这本身就是一场豪赌。
而顾沉,显然已经做好了下注的准备。
就在全网热议顾沉的新角色时,苏晚已经低调抵达了海滨城市,投入到“见字”品牌短片的拍摄中。
拍摄团队的专业程度,超出了苏晚的想象。
导演陈默,是一位在国际上都享有盛誉的纪录片导演,他的镜头语言以冷静、克制而富有诗意著称。
在开拍前的沟通会上,陈默对苏晚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苏导,这次拍摄,我希望你忘掉你导演的身份。你不是来创作的,你是来体验和分享的。你就是那个‘逆旅人’,镜头只是记录下你旅途中的一个片段。”
苏晚很喜欢这种合作方式。
拍摄过程也异常顺利。没有复杂的剧本,没有刻意的台词。陈默的团队只是用镜头,安静地跟随着苏晚。
记录下她在清晨的薄雾中,独自走在空无一人的沙滩上;记录下她在一家旧书店里,指尖拂过泛黄书页的瞬间;记录下她在深夜的灯塔下,仰望星空的侧影。
陈默要的,不是一个被扮演出来的“文艺女神”,而是一个真实的、在独处中进行自我审视的苏晚。
拍摄的间隙,苏晚也会和陈默聊起电影。
“陈导,你的镜头总是带着一种悲悯感。”苏晚看着监视器里的回放,由衷地赞叹,“仿佛在凝视着时间的流逝。”
陈默笑了笑,他是一个五十多岁,气质儒雅的男人。“因为时间本身,才是最伟大的导演。我们都只是它镜头下的演员。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演好自己的部分,给这位伟大的导演,留下一段不那么糟糕的素材。”
他的话,让苏晚想起了父亲刻在怀表里的那句“时间非匠人可琢,然瞬间可成永恒”。
她发现,真正优秀的创作者,在某些核心的理念上,总是能达成惊人的共识。
拍摄工作在第四天顺利杀青。
回程的飞机上,苏晚收到了顾沉发来的消息。
“拍摄顺利吗?”
苏晚看着窗外的云层,打字回复:“很顺利。遇到了一位非常优秀的前辈,学到很多。你呢?什么时候进组?”
消息发过去,很快就收到了回复。
“后天。剧组在西北的影视城,信号可能不太好。”
苏晚的心,没来由地沉了一下。
西北影视城,她去过。那里风沙大,气候干燥,条件比不上沿海的影视基地。更重要的是,那里离家很远,飞一次都要大半天。
这意味着,他们即将开始一段漫长的异地生活。
“照顾好自己。多喝水,注意防晒。”她叮嘱道。
“放心。”顾沉回了两个字,后面跟了一个拥抱的表情。
苏晚关掉手机,靠在座椅上,闭上了眼睛。
她和顾沉之间,很少有这种长时间的分离。即使之前各自忙于工作,也总能找到时间见面。但这一次,不一样了。
《山河阙》的拍摄周期,长达八个月。而顾沉的角色,几乎贯穿全剧,戏份极重。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大部分时间在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