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境界(1/2)
“大师可知道,若是能修成一空到底的至高境界,达到观照境,便可有此神通,以此神通对敌时,所谓空己,不单单是将自己的劲力一空到底,甚至于连心思都一空到底,因为只有一空到底,才能将敌人心中所想观照的一清二楚,若是敌人以他的手段攻来,便能立刻以相同的手段反击回去,而且不单单如此,此时的敌人已然全力尽出,正处于一空到底的状态,大师再以自身的劲力加诸于此招,则威势更增,如此一来,敌人如何抵挡?只消用出这招一空到底来,敌人那自然是非空不可了!刚刚我击出的最后那一掌,并非是我自己的气劲击出的,而是将大师的掌力复制了以后,再增强了威力,然后再还给大师的。”
道空和尚练了一辈子般若掌,也研究了一辈子这般若掌的一空到底,可从来没想到一空到底这一招竟然能有诺大威力,不由得被王随真这一番话给惊的目瞪口呆,但这番话,他越是回味越觉得王随真所言不虚,着实对这招‘一空到底’的刨析对之极矣,精之极矣,妙之极矣,而且不单单是从武术上来说这一招的境界之高难以想象,威力无穷,而且从佛法上来讲,要想在佛法上达到至高的造诣,达到罗汉、菩萨、佛的至高境界,你非得悟空不可,不悟其空,如何能得其妙也哉?
佛法一途,正是讲空的高深法门,而佛门的清规戒律,所为何来?
戒律,正是入空的基础手段,所谓戒能生定,定能生慧,慧能生智,得悟真空妙有,得无漏神通。
而‘一空到底’这一招,不正是由武入佛的一种具体化的体现么?
道空越想这一招,越是欢喜,越想越是着迷,只觉得这一招里有无穷的奥秘,有无穷的滋味,越是回味,越是美妙。
王随真其实有更高的一层境界,就是那句敌空我空,我空敌空,这八个字,其实不单单是说自己放空,将敌人击空,而是以无上的威能,将敌人返璞归真,直接操控人的五蕴七感,使敌人恢复成一开始普通人时的状态,甚至于,让敌人恢复成婴幼儿的状态,使其手无缚鸡之力,到那时,敌人不空也不行了,如此一来,还怎么作敌放对?
在没有了武力支持的情况下,恐怕任何恩恩怨怨都只能消弭于无形了。
甚至于,如果敌人还想动手起纠纷,恐怕只能单方面被己方吊打。
想到这里,王随真不由得又想起了师爷沐风之当初对付江南第一刀客白振衣的手段,虽然师爷沐风之显然用得不是‘一空到底’这种佛门手段,但显然也跟‘一空到底’这一招的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初师爷沐风之只用手指轻轻一弹,就将白振衣足可劈江开山的一刀弹了个无影无踪,又是轻轻一挥手,不可一世的白振衣恢复原样,变成了一个走路都会摔跤的书生,此等境界,恐怕比之‘一空到底’还要高上几分吧?
王随真之所以对般若掌的最后一招‘一空到底’理解的如此深刻,不单单是他在这般若掌上有天份,更主要是因为他才施展过七星神剑的第七颗星痕的大神通,正是这招‘一空到底’的另一个版本。
而施展七星神剑的第七星痕的神通时,王随真短暂的获得了他心通的部分能力,不但瞬间能读取到敌人的攻击心思,而且还能将敌人的手段增强三分之后,原路给敌人反击回去,此等神通,霸道至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