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 第478章 百家叶落,风起账前

第478章 百家叶落,风起账前(1/2)

目录

暮色四合,县衙门口的石狮子在夕阳的余晖下拉出长长的影子,显得格外肃穆。

巡查御史收下竹叶匣后,三日无音讯,就像一块石子投进了深不见底的井,连个回声都没有。

不仅如此,县城里还开始流传着一些风言风语:“民议扰政,宜加申饬。”

皓记酒馆里,陈皓坐在柜台后面,手里拨弄着算盘珠子,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他的眉头微锁,眼神却依旧沉稳。

他早就预料到事情不会一帆风顺,这些权贵们,怎么会轻易地让他们这些泥腿子翻身?

果然,吴师爷这只老狐狸闻风而动,开始推动县令签发《禁聚令》,明晃晃地禁止十人以上的集会议事。

这还不算完,他还命令巡夜司的人挨家挨户地收缴“私刻竹叶”,简直是恨不得把所有的火苗都掐灭在萌芽状态。

“掌柜的,这可怎么办?他们这是要断咱们的活路啊!”柱子急得团团转,声音也压得极低。

陈皓抬眼看了他一眼,脸上却并没有丝毫的怒意,反而带着一丝让人捉摸不透的平静。

他放下手中的算盘,缓缓说道:“慌什么?这点风浪,还掀不翻咱们的船。”

他转头看向李芊芊,这个平日里总是默默地打理着酒馆账目的姑娘,此刻正站在一旁,眼神里也带着一丝担忧。

“芊芊,把去年秋收的时候,各村联名请修水渠的旧契拿出来。”

李芊芊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陈皓的意思。

她转身走进内屋,不一会儿,便抱出来一张用麻线缝在粗布上的万人签名单。

那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名字,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份沉甸甸的民意。

陈皓接过那张粗布,仔细地看了看,然后递给了王老板,这位邻镇来的正直商人,一直都是他们的盟友。

“王老板,这张旧契,你帮我送到城南晒谷场,当众浆糊上墙。”陈皓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王老板接过粗布,点了点头,什么也没说,转身离开了皓记酒馆。

他知道,陈皓这一步棋,是要以“旧事重提”的名义,再次唤醒民众的记忆,让他们知道,他们不是孤立无援的。

就在陈皓紧锣密鼓地安排着这一切的时候,一个穿着粗布麻衣的女人悄无声息地走进了皓记酒馆。

她身材瘦小,脸上带着一丝风霜之色,眼神却异常的锐利。

“陈掌柜,我叫柳三针。”她的声音很低,带着一丝沙哑。

陈皓抬眼看了她一眼,立刻认出了她。

她是县城里有名的稳婆兼草药郎中,也是当年为刘婆子接生幼子的那个人。

“柳大夫,请坐。”陈皓示意柱子给她倒了一杯茶。

柳三针并没有坐下,而是从怀里掏出一封用油纸包裹的严严实实的东西,递给了陈皓。

“这是南岭七村的联署血书。”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数十妇人以银针刺指按印,控诉张大户强征织娘为‘债工’,昼夜劳作不得归家。”

陈皓接过血书,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每一个字都浸透着血泪。

那些妇人,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忍受张大户的剥削和压榨,简直是生不如死。

“我将血书藏于产褥夹层带出封锁线,面见陈皓时只道:‘我接生的孩子,不该一落地就欠他家的布。’”柳三针的声音有些颤抖,显然是被那些妇人的遭遇深深地触动了。

陈皓沉吟良久但是,他也不能坐视不理,那些妇人也是人,她们也有自己的尊严和权利。

“柳大夫,你连夜回村,召集产妇家人,在每匹新织布头绣一暗记:‘卍’字倒写,形如‘禾’。”陈皓缓缓说道,“此非为证,而为种因。”

柳三针点了点头,她明白了陈皓的意思。

这不仅仅是为了留下一个证据,更是为了在那些布匹上种下一个希望的种子,让那些受苦受难的织娘们知道,她们并不是孤军奋战。

送走了柳三针,陈皓的心情更加沉重了。

他知道,接下来要面对的,将是更加严峻的挑战。

就在这时,周阿贵,南塘村的保长,也来到了皓记酒馆。

他脸上堆满了笑容,看起来似乎是来向陈皓请安的。

“陈掌柜,您最近可好?小的给您请安了。”周阿贵弯着腰,一副奴颜媚骨的样子。

陈皓看了他一眼,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淡淡地说道:“周保长,你来有什么事?”

“嘿嘿,小的听说县里下了《禁聚令》,特地来向陈掌柜您汇报一下。”

周阿贵说道,“小的已经按照县里的要求,在村祠设了‘祭祖清查宴’,邀请了巡夜司的小头目们吃酒。小的在宴席上痛哭流涕,称村民私藏竹叶皆因‘思念亡亲’,当场焚毁了一堆杂叶充数。那些差役们信以为真,都满意地走了。”

陈皓听了周阿贵的话,嘴角微微翘起,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这个周阿贵,表面上看起来圆滑世故,实际上却是一个心系乡里的好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