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千金归来关我什么事24(1/2)
医学大会当日,会场内名家云集,空气中弥漫着学术与交流的热烈气息。
付教授一早便亲自来接长安,如同提携后辈的慈祥师长,又像展示珍贵成果的老顽童,带着长安穿梭于各个学术大咖之间。
“张主任,好久不见。来来来,给您介绍一位特别的年轻人,长安,是创造奇迹的病人,更是自己病历的研究者。”
“李教授,这就是我在电话里提过的长安,她那本病历,堪称患者自我管理的典范,您是搞健康管理研究的,一定要听听她的故事。”
“王院长,瞧瞧,这就是生命的韧性加上科研的严谨,所能创造的无限可能。”
长安落落大方的同每一位前辈打招呼,清晰流畅地介绍自己的情况。
当专家们得知她不仅听力恢复惊人,还独立完成了那般详实的病程记录时,无不露出惊异和赞赏的神色,也提出了不少问题。
对于这些,长安是有问必答,不仅回答了自身感受方面的问题,甚至还能就康复训练中的一些细节与专家进行探讨。
付教授在一旁听着,忍不住赞叹连连。
另一边,万克平院长也如鱼得水。
他在中医圈内本就德高望重,不少老朋友老相识纷纷过来打招呼。
“老万头,你也来啦,怎么一阵子不见,气色更胜从前啊。”
“克平兄,别来无恙,这次又带了什么好课题?”
万克平笑着回应,交谈几句后,总会自然而然的引出话题,“其实没打算来,可是学生还小,不放心她,所以陪着来走一趟。”
“喏,那边正跟着付教授的就是我的学生,长安。”
这种看似烦恼实则炫耀的话,立刻引起同行们的好奇,“又收徒弟了,还是付教授的病人,这组合倒是新奇。”
然后,万院长就会带着几分自豪,将长安的故事娓娓道来,重点突出她如何将中医的调养理念与西医的康复训练有机结合,以及她自己完成的那本病历。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中医捻着胡须感叹:“做自己的第一个病人……”
“心性了得,悟性非凡。克平兄,你这是捡到宝了,这将是未来中西医结合最好的火种。”
然后几个中医大拿就开始了讨论。
茶歇时分,大家又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趣的场景。
付教授带着几位西医专家,万院长领着几位中医大家,双方围绕着长安,进行了一场自发的小型中西医对话,将长安变成了一个生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讨论范本。
西医专家们对听力恢复的精确数据,以及神经重塑结果感兴趣,而中医大家们则探讨长安体质的变化、气血的调养和窍的通利。
长安站在中间,能够听懂,还能回应双方的问题,她时而用数据说明情况,时而用中医语言描述自身改善,成为了连接两种医学体系的桥梁。
付教授万分感慨道:“万院长,我现在越发觉得,长安的成功绝非偶然,她是西医精准治疗和中医整体调养完美结合的典范案例,这太有价值了!”
万克平笑着点头:“是啊,她用自己的实践,给我们上了一课。”
大会演讲环节,付教授上台做报告,特意将长安的恢复曲线图和那本病历的几页扫描件作为典型案例展示在大屏幕上,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掌声,既是给付教授的精湛医术,也是给台下那位以其智慧和坚持为医学研究做出了贡献的长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