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秋初朝事录(2/2)
李治的脸色微微一沉,他的眉头微皱,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满。他的语气也随之变得严肃起来,声音略微低沉地说道:
“体面?在朕看来,百姓的生活远比所谓的体面更为重要!朕可不想为了所谓的排场而让百姓们受苦受累。”
他顿了一下,接着说道:
“朕记得城外有几处旧行宫,虽然已经许久没有人居住,但它们的根基尚在。
你们去将那些行宫的院墙修缮一下,把门窗加固好,待到秋日出巡时,便可将这些地方作为临时的住处。这样一来,岂不比制造新的排车更为省事?”
旁边的户部尚书听到李治的话,如释重负般松了一口气,连忙附和道:“圣人说得对!修旧院墙比造新车省不少钱,还不耽误农户收秋。去年边地收成不好,今年再误了农时,百姓日子就更难了。”
李治微微颔首,表示认可户部尚书的说法。
然后,他将目光转向工部官员,语重心长地叮嘱道:“修院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别强征民夫。要按照工钱招人,愿意来的就来,不愿来的绝不勉强。材料方面,也先捡旧料用,实在不够再少量购买,切不可铺张浪费。”
工部官员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他急忙躬身施礼,惶恐地说道:“微臣谨遵圣旨,立刻去安排相关事宜,绝对不会让百姓们遭受丝毫劳累。”
朝会结束还不到半个时辰,这个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城外。此时,农户李大郎正扛着锄头,准备前往自家田地劳作。
当他听到不用被征去造车时,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瞬间落了地,他如释重负地长舒了一口气,然后喜笑颜开地对媳妇说:“真是谢天谢地啊!还好圣上英明,体恤民情,不然的话,咱们地里的谷子恐怕就要烂在田里啦!”
与此同时,村口的老工匠王师傅也得知了这个消息。
他原本正手持刨子,专心致志地修理着旧院墙,听到这个好消息后,手上的动作不由得快了几分,脸上也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这可真是太好了!修旧院墙不仅能赚到工钱,还能兼顾家里的农活,可比去造排车强太多啦!”
转眼已至九月中旬,旧行宫那边的工程终于正式启动了。工地上,工匠们手持各种工具,忙碌而有序地工作着,整个场面热火朝天,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路过此地的农户们,看到这热闹的场景,都会忍不住停下脚步,好奇地观望一番。他们与工匠们交谈几句,询问工程的进展情况,有时还会热情地递上一瓶水,以解工匠们的口渴之苦。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计划用于制造排车的木料,如今却被运到了农具坊。
这些木料经过工匠们的巧手改造,变成了一把把锋利的镰刀和坚固的锄头。这些农具随后被分发给了那些家中缺少工具的农户们,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秋收劳作。
至于那七百辆排车的事情,如今已无人再提起。
因为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位皇帝心中装着的不仅仅是那些华丽的排车,更重要的是百姓们的收成和生活。他关心的是每一个普通百姓的日子是否过得安稳、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