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 > 第532章 杜正伦兼任中书令

第532章 杜正伦兼任中书令(2/2)

目录

他略加思索,便在文书的页边空白处提笔批注道:

“助学钱按照宗室的品级进行分级发放,五品以上的宗室每户每月给予五十缗,五品以下的宗室则每户每月给予三十缗。这笔费用将由户部专门拨款支付。”

批注完后,杜正伦将文书放回原处,然后在正厅的椅子上稍作休息。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整个正厅显得格外宁静。

没过多久,到了政事堂议事的时间。杜正伦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然后迈步走向政事堂。

当他走进政事堂时,许敬宗正好看到他,脸上露出微笑,起身迎了过来:

“杜中书令,您来得正好啊!我们正在商议洛阳漕运扩建的预算问题,您刚刚接手中书省,也来一起参详参详吧。”

杜正伦缓缓地走到案前,不紧不慢地坐了下来。

他轻轻翻开户部呈送上来的预算册,仔细地审视着其中的每一项开支。

“扩建需用度二百万缗,工期预计半年。”

杜正伦默念着这行字,心中暗自盘算着。

他抬起头,目光落在户部尚书身上,缓缓说道:

“依我之见,这笔款项可以分两期拨付。先拨付一百万缗,用于启动河道清淤工程。待秋收之后,再拨另一半,如此一来,既不会影响春耕备粮,也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户部尚书听后,连连点头,表示赞同:“杜中书令此议甚妥。秋收之后,国库充盈,足以支撑后续工程所需。”

许敬宗在一旁也表示认可,他提起笔,在议案上批注道:“依杜中书令所议,奏请陛下裁定。”

随着许敬宗的批注落下,这场议事也宣告结束。

杜正伦起身,向众人拱手道别,然后转身离去,返回中书省继续处理那些积压的文书。

杜正伦仔细端详着其中一份《官员考绩复核表》,突然发现其中有一位县令的考评结果有些异常。

这位县令在原有的考绩中被评为“中下品”,但在吏部复核时却被改为了“中品”。

杜正伦眉头微皱,心中暗想:

“此人任期内赋税未能完成定额,为何会被改评呢?”

他当即决定召见考功郎中,询问其中缘由。

考功郎中战战兢兢地来到杜正伦面前,杜正伦面色凝重地问道:

“这位县令的赋税未完成定额,为何在吏部复核时被改为‘中品’?”

考功郎中支支吾吾,似乎有些难以启齿。

杜正伦见状,语气更加严厉:

“你必须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否则就是失职!”

考功郎中无奈,只得如实回答:

“回中书令,这位县令虽然赋税未完成定额,但他在其他方面有一些政绩,比如兴修水利、改善民生等,所以吏部认为他的整体表现可以评为‘中品’。”

杜正伦听后,并没有立刻表态,而是沉思片刻后说道:

“即便如此,赋税未完成定额也是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不能轻易忽视。你回去让吏部重新审核,务必给出一个详细的理由,三日内回复我。”

傍晚时分,杜正伦处理完大半文书,正准备回府休息。

就在这时,中书舍人匆匆赶来,神色焦急地说道:

“中书令,陇右道急报,吐蕃遣使求见,欲议边境互市之事。”

杜正伦心中一紧,他深知边境互市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他接过急报,仔细阅读起来。看完后,他沉吟道:

“互市有利于边境安定,促进双方贸易往来,对国家有益。

不过,此事还需奏请陛下准其入见,再做定夺。你草拟一份回文,写明接待规格与议事流程,明日早朝呈递。”

李治面沉似水,不怒自威地说道。

舍人连忙躬身应诺,然后快步退下。

杜正伦站在原地,目送舍人离去后,才缓缓转过身来,目光投向窗外。

此时,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如墨的夜色仿佛一块沉重的幕布,缓缓地笼罩着整个宫殿。

杜正伦凝视着窗外,心中却如这夜色一般,愈发沉重。

他揉了揉发胀的额头,试图缓解一下紧绷的神经。

案上还摆放着几份关于修订《唐律》的建议,这些建议都是朝中大臣们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的,每一份都关系重大。

杜正伦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拿起笔,在其中一份建议上批注道:

“‘户婚律’中关于流民户籍登记的条款需细化,让刑部与户部会商,列出具体修订条目,月底前报送政事堂。”

他的字迹刚劲有力,一笔一划都透露出他的果断和决心。

写完后,他放下笔,再次审视了一遍自己的批注,确认无误后,才将这份建议放在一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