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离京贬官行(1/2)
显庆二年八月丁卯,晨曦初现,长安城的阳光如轻纱般洒在朱雀门上,透出一丝温暖。然而,在这宁静的清晨,临川长公主李孟姜的车驾却早已在周府门前整装待发,仿佛迫不及待地要踏上未知的旅程。
周道务,这位周府的主人,亲自检查着最后几件行李。他仔细地查看每一个包裹,确保没有遗漏任何重要物品。当他看到李孟姜走出府门时,他快步迎上前去,接过她手中的锦囊,关切地问道:“都收拾好了吗?桂州的住处我已经让人提前打理好了,过冬的衣物也都备足了。”
李孟姜微笑着点了点头,轻声说道:“宫里的旨意我昨日已经回禀过了。还有,之前文德皇后送的那箱典籍,一定要记得放好。”她的目光落在那扇熟悉的府门上,似乎有些不舍,但很快就收了回来,继续说道:“走吧,再晚就赶不上辰时的驿站交接了。”
周道务理解她的心情,他向身后的家仆示意驾车。然后,他小心翼翼地扶着李孟姜登上马车,仿佛她是一件珍贵的宝物。车轮缓缓转动,发出轻微的嘎吱声,马车渐渐驶离了周府,将长安的喧嚣和繁华留在了身后。
车队渐行渐远,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终于来到了城门。守城的校尉看到车队靠近,立刻上前查验路引。周道务从容地出示了朝廷签发的文书,校尉仔细看过之后,连忙放行,并说道:“周都督一路保重,桂州偏远,还望多留意身子。”
周道务微微点头,说道:“有劳校尉了,如果府中有什么重要事情需要传达,可以按照文书上的地址送信。”说完,他挥手示意车驾继续前行。
车驾缓缓驶过城门洞,车轮与石板路摩擦发出轻微的声响。李孟姜坐在车内,心情有些沉重。她掀起窗帘,最后看了一眼那巍峨的城墙,仿佛要将这座城市的景象深深印在脑海里。然后,她轻轻放下帘布,闭上双眼,靠在车壁上,开始闭目养神。
与此同时,在紫微宫中,朝会正在进行,气氛异常凝重。
李治端坐在御座上,他的目光落在案前的奏疏上,这些奏疏都是弹劾韩瑗和来济的。
他眉头微皱,沉声道:
“韩瑗身为侍中,却屡次对朝政发表不当言论;来济身为中书令,对李义府所拟定的政令百般刁难。此二人结党营私,严重扰乱朝纲。”
朝堂上的百官们听到李治的话,都不约而同地低下头,肃立不语。
他们知道,此时谁也不敢轻易开口,以免引火烧身。
李治见无人回应,便继续说道:
“从今日起,将韩瑗贬为振州刺史,来济贬为台州刺史。二人即刻离京赴任,不得有丝毫延误。”
话音刚落,内侍便捧着贬谪诏书,面无表情地走向班列中的韩瑗与来济。
朝堂上一片肃穆,众人皆屏息凝神,注视着这一幕。
韩瑗缓缓上前,接过诏书,双手微微颤抖着。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但心中的悲愤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然而,他依然挺直腰板,目光坚定地看着李治,沉声道:
“臣虽被贬,却始终忠心于大唐。望陛下亲贤臣、远小人,莫要被奸佞蒙蔽。”
来济则显得相对平静些,他面色凝重地叩首谢恩:
“臣领旨谢恩,愿陛下圣体安康,朝政清明。”
李治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们,冷哼一声,然后挥了挥手,示意二人退下。
散朝后,韩瑗与来济在宫门外不期而遇。
韩瑗紧握着手中的诏书,满脸怒容,咬牙切齿地道:
“此必是李义府构陷!他靠着迎合上意,不择手段地爬上高位,如今竟要将我们这些老臣一一排挤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