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风再起 > 第381章 多铎之死

第381章 多铎之死(1/2)

目录

夏日的山东平原,麦浪翻滚,本该是丰收的景象。然而多铎的一万五千铁骑所过之处,只余焦土与死寂。

“又他娘的是空村!”多铎狠狠甩着马鞭,“这些南蛮子都钻地底下了吗?”

副将察罕小心翼翼道:“王爷,咱们出师七日,已遭遇十六次袭扰。士卒疲惫,不如暂且修整...”

“修整?”多铎冷笑,“李长风巴不得我们停下!传令下去,今日务必赶到济南!”

然而行军速度越来越慢。李长风的“夜不收”部队如影随形,总是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刻发动袭击。

子夜时分,清军好容易找到一处废弃庄园扎营。哨兵刚布置完毕,西面突然响起爆炸声!

“敌袭!”警报才喊出口,东面又传来喊杀声。

等清军慌忙整队迎战,却发现只有十几个草人绑在马上冲来——马尾巴上拴着鞭炮!

多铎气得一刀劈碎草人:“鼠辈!有胆正面一战!”

话音刚落,真正的袭击来了。数百支火箭从天而降,精准命中粮草营!等扑灭大火,粮草已烧毁三成。

更可怕的是水源被投毒。一夜之间,上千清军上吐下泻,战力大减。

“王爷,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察罕忧心忡忡,“不如退回南京...”

“退?”多铎眼睛血红,“老子宁可战死,也不受这窝囊气!”

次日行军,多铎下令逢林焚林,遇村烧村。但这反而让游击队更容易隐藏——到处都是焦木残垣。

第五日,部队进入沂蒙山区。地形越发险要,袭击也越发频繁。

游击队根本不正面交锋:他们推落巨石阻塞道路,挖陷坑折断马腿,甚至在路上撒满铁蒺藜。清军不得不时时下马清障,行军速度如蜗牛爬。

最可怕的是心理战。每当夜幕降临,山间就会响起凄厉的胡笳声,吹奏的竟是满洲送葬的调子!还有人会用满语呼喊阵亡士兵的名字,仿佛冤魂索命。

许多八旗兵开始精神恍惚。有人声称看到阵亡亲友的鬼魂,有人半夜惊起胡乱放箭。军心濒临崩溃。

多铎下令抓住一个“夜不收”赏银百两。三天后,终于活捉到一个少年——不会超过十六岁。

“说!你们主力在哪?”多铎亲自审问。

少年咧嘴一笑,露出白牙:“到处都是。”

鞭子雨点般落下,少年却始终重复那句话:“到处都是。”

多铎恼羞成怒,拔刀欲斩。少年突然用流利的满语说:“王爷可知我是谁?我娘是沈阳人,被你们掳去为奴。大都督救了我们,现在我娘在纺织厂做工,我在学堂读书。”

刀停在空中。多铎愕然:“你...是满洲人?”

“我娘是汉人!”少年突然暴起,一口咬在多铎手上!卫兵乱刀砍下,少年倒在血泊中,却仍笑着:“大都督...会为我们报仇...”

多铎看着手上的牙印,第一次感到恐惧。这些不是军人,是被他们逼疯的百姓!

当夜,营地发生营啸。几个精神崩溃的士兵高喊“鬼来了”,引发大规模踩踏。死者逾百,多为自相践踏而死。

多铎不得不下令处决闹事者。看着被绑赴刑场的满洲儿郎,他心如刀绞。

“王爷,退兵吧。”察罕跪地恳求,“再往前就是死地啊!”

多铎望向北方,济南城轮廓已隐约可见。他不甘心就此失败。

“明日急行军,直取济南!破城休整!”

然而第二天,他们在黄河渡口看到了最恐怖的景象:数百根竹竿插在岸边,每根竹竿上都挑着一颗清军人头!最中间的是先锋将领额真的头颅,眼睛已被乌鸦啄空。

竹竿下立着木牌,用满汉文字写着:“此路不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