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回年代,从摆摊开始赚到10亿 > 第969章 慢刀子割肉

第969章 慢刀子割肉(1/2)

目录

沈琰让熊猫快播在这方面使劲推流,不少其他媒体一看,这还不蹭热度还等啥啊,

也纷纷开始报道了起来,所有人此时才知道到底是为啥沣田出现现在的问题。

在追赶通用汽车,角逐全球汽车霸主的路上,沣田开始大规模建厂。

在这一轮的全球扩张计划中,沣田的首要目标是当时最大的汽车消费国。

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又采用了全球化生产模。

什么是全球化生产模式呢?

简单地说,就是不让一些米国零部件生产商为其生产相关零部件。

汽车产业链非常长,选择本地供应商是业界的通用做法,本来无可厚非。

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了压低整车售价,提高价格竞争力,并且获得足额的利润,

沣田对米国生产商,下达了一道特别的指令,

即压缩50%的成本。

米国的生产商对压缩50%成本的指令,根本无从下手,

但又不得不满足沣田的要求,

这就必然导致零部件的质量大幅下降,

工人的工资也不断缩水。

作为一家专门生产油门踏板的公司,CTS公司历来很注重产品质量和信誉,

一直没有出现过严重问题。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公司,

在接到沣田的订单后左右为难、一筹莫展,压缩50%成本的指令根本无法完成。

无论何时何地,

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永远是对的,

价格低到离谱,不是买到假货就是遇到骗子了。

经过内部研究,CTS公司决定压缩原材料成本,并降低工人工资。

很快。

一批粗制滥造、规格不一的材料被送到了生产线上,心中愤愤不满的工人更是草草了事。

就这样,一批又一批的劣质件便生产出来,交到了沣田手中。

沣田内部无论上下都对本公司的质量水平充满自信,

甚至有些自满,早已疏忽了那些隐患。

对于派往零部件生产商的检验员,

沣田经常是随便指派一个员工,有些人甚至对质量检验完全不懂。

此时的沣田不但对零部件的质量漠不关心,

甚至与这些米国零部件生产商很少联系。

在沣田的高层看来,沣田良好的品牌形象已经被米国消费者广泛认可,这些隐患与沣田在米国的扩张相比只是小事一桩,正是这种放任自流的做法,才导致了事故的集中爆发。

当然现在CTS公司的产品暂时还没爆出来,但是沈琰不着急,

沈琰相信米国汽车协会,反正这件事拖的越久对非凡机械厂越有利。

非凡机械厂的汽车也能顺便多卖一些,

何乐而不为呢。

慢刀子割肉才是最好的。

**

这天,十万吨水压机所有零部件都制作完成到了最终组装的时候。

沈琰和苏幼雪一大早就来到组装车间,只是当沈琰到了时候已经看到张兴怀带着其他研发人员出现了车间了,

显然众人比沈琰两人还激动。

“沈总你来了。”张兴怀说道:“我们都准备好了,你看看什么时候开始组装。”

“所有的机械臂都没问题是吧。”沈琰指着最长达到几十米的机械臂问道。

“所有的机械臂都经过了好几遍的检查。”张兴怀说道:“不会有什么问题了,现在就看小龙的整体自检了,我们没整体自检呢。”

“既然没问题,那就开始吧。”沈琰说道:“小龙,开始自检所有机械臂,要是没问题就开始组装吧。”

“好的,小琰,我这就自检。”车间中传来沈小龙的声音。

没几秒钟,沈小龙的声音再次传来说道:“自检完成,所有机械臂能够正常工作,现在开始水压机的组装。”

话音刚落,整个车间大小不一,长短不一,功能各异的机械臂开始疯狂的活动了起来。

“这次比之前的机械臂灵活了好多。”沈琰说道:“张老,这次是专门设计的吧?”

张兴怀点点头说道:“对,是专门设计的,这里面小龙出了很大的力气,他现在控制机械臂参与生产制造,所以积累了很多的经验。

这些经验现在又重新运用到机械臂的设计生产中,所以现在才能设计出现在这么灵活的机械臂。”

“沈总没发现,这些机械臂上面很多不是一只抓手吗?”

“这些都是小龙设计的,一些之前稍微细致的活,现在都能干了,我估计,现在这台十万吨的水压机组装时间不超过四天。”

“这也太快了。”沈琰说道:“要是以前,没有半年咱们组装不

起来这么大的设备。”

张兴怀说道:“是啊,现在厂里的大型设备组装都有小龙参与了,大家的生产效率确实提升了不少。”

“比如汽车,飞机,大型农用机械,大型工程机械,咱们的生产效率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不过手机电脑还是不行,没办法,这些小型的电器太精密了,没办法用机械臂生产,只能人工生产。”

沈琰无所谓的摆摆手说道:“大型机械能生产就已经很好了,至少不会有工人因为大型机械生产受伤,这也很好的减轻了大家的劳动强度。”

沈琰和苏幼雪在现场看了一会问道:“张老,组装完成之后是不是就要开始锻造客机的零部件了?”

“对。”张兴怀说道:“事业部那边已经跟这边商量了,只要组装完成就开始锻造飞机的零部件,四万吨的水压机锻造的零部件使用寿命太短。”

“要是用四万吨的水压机锻造,现在这两款飞机的零部件的话,飞机后期的维护成本会很高,划不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