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回年代,从摆摊开始赚到10亿 > 第955章 会不会出事?

第955章 会不会出事?(2/2)

目录

“原来他是冲着非凡集团的汽车技术来的。”

沈琰冷笑一声,

“咱们厂的汽车这两年把国外人车企打得节节败退,国内市场不用说,份额也抢了不少,他们就急了,才派这么个货色来搞。”

苏幼雪抓着沈琰胳膊的手都紧了几分:“他真的是间.碟……那现在怎么办?书萱还被蒙在鼓里呢!”

“别慌。”沈琰拍了拍她的手背,语气沉稳,

“等明志那边核实完资料,确认没出入,咱们就报警,这种人绝不能让他逍遥法外。”

沈琰摸了摸下巴,眼里忽然闪过一丝财迷的狡黠:“对了,我突然想起个事,举报有奖励吗?这一家子可是实打实的,要是奖励太少,也太说不过去了吧?”

“……”苏幼雪被他这突如其来的念头逗无语了,刚才因这个事件提起的紧张感瞬间散了大半,

“你还惦记着奖励呢?能给你发面见义勇为的锦旗就不错了,还想要钱?”

“锦旗能当饭吃吗?”

沈琰撇撇嘴,理直气壮地反驳,

“我这可是算立了功吧?要点物质奖励怎么了?再说咱们赚钱向来光明正大,就算拿了奖励也不丢人,谁还能嫌自己钱多啊?”

苏幼雪看着他一脸理直气壮的模样,忍不住摇摇头,又想起时间不早了,便说道:

“行吧,到时候你自己问,都十点了,早点睡吧。”

“嗯,走,媳妇,睡觉去。”沈琰直接打横抱起苏幼雪,回了房间。

两个小时后,沈琰从卧室出来,去了书房。

他又拿出猎鹰2000发动机的图纸,琢磨起大型运输机的大涵道比发动机改造。

核*聚*变研究暂时卡住,不如先把运输机的核心技术攻下来。

好在这款发动机本就是他亲手研发的,图纸上的每一个参数,每一处结构都烂熟于心。

他对着图纸写写画画,从涵道比调整到叶片材料优化,一点点梳理改造思路,等外界的闹铃响起时,已经有了初步的技术方案。

沈琰伸了个懒腰,躺在沙发上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沈琰刚吃完早饭,

厂里就送来了一批裁好尺寸的钢化玻璃。

这可不是普通玻璃,

是非凡集团新研发的防弹玻璃,

正反两面都覆了特殊薄膜,防水防油还耐腐蚀,一平米的玻璃能承重一吨,用来搭蔬菜大棚,简直是奢侈级配置。

“咱们直接按图纸拼就行,省了裁切的功夫。”

沈琰拎起一块玻璃,递给苏幼雪,“争取今天先搭出五分地。”

苏幼雪点点头,两人配合着组装。

沈琰负责固定框架,苏幼雪则仔细调整玻璃的拼接缝隙,避免漏风。

钢化玻璃虽沉,但两人手上有劲儿,一上午就搭好了二分地的棚子。

中午吃了胡爱芬做的午饭,下午又接着忙活,等到傍晚,五分地的玻璃暖棚已经初见雏形。

胡爱芬的院子里有三亩菜地,沈琰和苏幼雪花了一周时间,终于把所有暖棚都搭完了。

和之前简陋的塑料大棚不同,这次的玻璃暖棚设计得格外精致。

框架是浅灰色的合金,搭配透明玻璃,和院子里的绿植、亭台相映成趣。

“不错不错,比以前好看多了!”

胡爱芬绕着暖棚转了一圈,笑得合不拢嘴,

“今天给你们俩做红烧肉。”

沈琰和苏幼雪对视一眼,都松了口气。

不仅没耽误胡爱芬种菜,冬天还能吃上新鲜蔬菜,更重要的是,暖棚里的光照、温度、湿度都由沈小龙实时调控,

连卫生都有专门的机器人打扫,根本不用费心。

玻璃暖棚一搭好,胡爱芬就急着要种菜。

好在家里有小型农用机械,三亩地不算多。

第二天一上午,胡爱芬带着沈琰和苏幼雪,就把地里的土翻得松软平整。

暖棚最让胡爱芬满意的。

是能通过沈小龙的系统自动隔出多个小隔间。

每个隔间的温度、湿度、光照都能单独调节,刚好适配不同蔬菜的生长需求。

“以前种个菜还得担心互相影响,现在好了,想吃啥就能种啥!”

胡爱芬边撒种子边笑,手里的动作麻利得很。

至于后续的养护也省心。

施肥由沈小龙按蔬菜生长周期自动控制,偶尔需要除除草,其余时间几乎不用管。

沈琰和苏幼雪又跟着忙了一周。

终于把三亩暖棚都种满了。

青椒、番茄、菠菜、萝卜,绿油油的小苗刚冒头,看着就喜人。

忙完种菜的事,两人终于能专心推进大型运输机的研发。

沈琰埋首在发动机图纸和数据里,反复调试参数、优化结构,终于把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研发了出来。

沈琰盯着最终的技术参数,眼里满是兴奋。

这款发动机长6米、宽3米、高2.9米,风扇直径2.5米,

得益于非凡集团新研发的陶瓷材料,整机重量才5吨,最大推力却能达到45吨,

额定推力也稳定在42吨以上。

他特意翻出A-225运输机的发动机数据对比:

A-225用的进步D-18T发动机,最大推力才23吨,六台才能撑起整机;

要是换用QD-45T,四台就够了,推力还能富余不少。有了这台发动机,大型运输机的研发就稳了一半!

可兴奋劲儿没持续多久,新的难题就来了。

沈小龙的模拟数据显示,以厂里现有的4万吨水压机锻造发动机核心零部件,

成品寿命撑不过50小时。

“50小时能干啥?连完整的试验都做不完,纯纯浪费材料和时间。”

沈琰盯着屏幕上的模拟报告,眉头又皱了起来。

“那得多大的水压机才够用?”苏幼雪凑过来,看着数据问道。

“至少20万吨。”沈琰叹了口气,

“我让小龙算了,只有20万吨水压机锻压的零部件,才能让发动机寿命超过3000小时,达到实用标准。

可现在厂里十万吨水压机才刚研发几个月,就算有之前的经验,推进也困难重重,要是咱们不插手,估计得一年半才能出成果。”

“一年半也太久了。”

苏幼雪也觉得不妥,

“要不咱们也加入研发?以咱们的速度,年内说不定就能搞出十万吨的,对了,要是用十万吨水压机,发动机寿命能到多少?”

“还是不够。”沈琰摇摇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