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新秩序新气象(2/2)
梅武两天时间,把附近200来公里的渔民,能请来的全都来。
一个上午,就卖出去了100多艘船。
码头边,庆祝购入新船的鞭炮声,此起彼伏。
阮氏三兄弟,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贷款买下一艘崭新的渔船。
放了庆祝的鞭炮,简单了解一下各项功能后,便急着出海捕渔,背了400两银子的巨债(有100两利息),压力山大,不敢耽误时间。
立刻跟同村的徐伯父子俩商量着,一起出海下网试试。
先去海湾油站码头,给船只加满油。
单是加一次油,3000升,就要15两银子,加油的钱都没有,因为有渔船,可以先赊账。
这令买入新船的人,压力倍增。
不舍得去太远的地方,就近在海湾里,不影响大船通航的地方下网。
三层大流刺网,一张网500米长,一船标配三张网。
半天后,收网,鱼汛期已过,鱼都游到别处去了,收获寥寥。
只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外海铺渔。
不得不说,新船除去贵之外,其他方面是真的香。
驾驶室后面有个小休息舱,还带空调的。
不费力气,就能来去自如,还能换班吹着冷风休息。
湾外就是一片群岛,那里的食物丰富,渔群就特别多。
下了一个晚上的网,清早起网后,网网全爆。
三网就把20吨的渔舱几乎装满。
活渔舱,不敢装太多的鱼,否则等鱼死掉,容易臭。
于是打上氧,跟徐伯家的渔船一起,起锚回去卖鱼。
等回到小鱼码头时,已经有二十多条渔在这里排队卖鱼了。
很快轮到他们这条船。
“全部一起卖?还是分捡在卖?”
“怎么快怎么卖?”
于是收购员查看了一下品质。
“你的舱里怎么不加冰?”
“没有冰。”
“哦?那边今天开始有卖冰的了,往后在活水舱里加些冰,这样保存的时间更久,渔的品质更好,你这些鱼,一多半都死了,最多给到2文钱一斤。”
只要能卖出去,兄弟仨就放心了。
“成,2文钱就2文钱,俺全卖了。”
随着劳工把鱼全部装箱过秤。
“一共是斤,文,其中请了5人卸船,卸船费每人30文,就是150文,还剩下文,还贷只收和平币,加油也只收和平币,请问,要铜钱还是要和平币?”
兄弟三人顿时傻眼,没用过别的钱啊。
“敢问,那种钱,能买别的东西吗?”
收购员指着岸上的商铺:“粮油米面,日用百货,在这条街上,都能用和平币买到,而且价格十分便宜。”
“反正还钱加油都要用这种钱,那俺就收这种钱吧。”
于是,数出厚厚四摞钞票给其中一人。
方便是真的方便,换作铜钱,不知要多大一堆。
就是不知道用起来如何。
于是三兄弟商量了一下,把要买的东西记好了,留一个看船,跟隔壁徐伯一起,去商街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