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全是水!不用看!(1/2)
这一章是水,不用看!不用看!不用看!
晨雾裹挟着硝烟残味在泸州城头弥漫,碎砖与断箭铺就的街巷间,勇卫营的玄色旌旗猎猎作响。黄义明勒住缰绳,望着满目疮痍的城池,指节在马鞍上捏得发白——三日前那场血战仿佛还在眼前,此刻却不得不强压心绪,投入战后的纷乱棋局。
\"卢象晋!甄别进度如何?\"黄义明翻身下马,靴底碾碎半块带血的陶片。
\"回侯爷!\"卢象晋快步上前,甲胄缝隙里还沾着草屑,\"已核查出两千三百余百姓,俘虏中的老弱妇孺单独安置,疑似匪首的三十余人正在严加审讯。\"他展开泛黄的户籍册,墨迹被雨水晕染得模糊,\"只是这泸州城半数户籍簿毁于战火,恐难在三日内完成全部甄别。\"
黄义明眉头紧锁,目光扫过街角蜷缩的流民。几个孩童正围着摔碎的陶碗争抢残渣,母亲枯槁的手徒劳地将他们拢在怀里。\"传令下去,开五座粥棚。\"他顿了顿,\"让巴布海带两百人,把城中富商宅邸围起来——不必废话,直接搜地窖。若有私藏军械粮草者,军法处置。\"
卢象晋瞳孔微缩,旋即抱拳领命。黄义明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想起去年在蓟镇,这个书生出身的将领曾冒死从鞑靼手中抢回三车百姓的户籍。如今战火将一切烧回原点,重建竟比攻城更令人焦灼。
与此同时,库房区传来阵阵巨响。汉军旗统领鲍成先踹开最后一间库门,腐木碎屑簌簌而落。霉味混着酒气扑面而来,借着摇曳的火把,他看见墙角蛛网覆盖的酒坛堆成小山,却只有三个半满的米缸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去他娘的!\"他啐了口唾沫,\"难怪流贼守不住城,就这点存粮,怕是自己都吃不饱!\"
士兵们撬开地砖,青砖下果然露出用油布包裹的银锭。鲍成先数到第七箱时,忽然摸到硬物,扒开油纸竟是半卷泛黄的舆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川蜀山脉的关隘——这分明是通往成都的秘道图!他心跳陡然加快,揣好舆图便往帅帐奔去。
暮色初临时,黄义明的帅帐内已点起牛油灯。曹化淳捏着刚送来的军报,折扇敲在案几上发出脆响:\"永宁卫急报,张献忠余部在叙州集结,怕是要夺回泸州!\"
\"来得正好。\"黄义明展开缴获的舆图,烛火在他眼底跳动,\"鲍成先从贼库中搜出这图,若能绕开正面防线......\"
\"侯爷!\"一名参将突然闯入,\"巴布海大人已查抄七家富商,起出粮食两千石、兵器三百件!但其中许家商号......\"他话音戛然而止,帐内气氛骤然凝固。
黄义明抓起案上的狼毫,在舆图上重重划出一道红线:\"许家既是前明勋贵,更该明白国难当头的道理。\"笔尖刺破宣纸,\"把粮食充作军粮,商号封了——待平贼后,再与他们清算。\"
夜渐深沉,黄义明带着亲卫登上城楼。月光漫过残破的女墙,照见护城河底横陈的尸体。远处粥棚的火光星星点点,偶尔传来孩童的啼哭。他想起三年前初掌勇卫营时,崇祯皇帝握着他的手说\"大明安危,系卿一身\",此刻喉咙突然发紧。
\"侯爷,西南方向有异动!\"哨兵的喊声撕破夜幕。黄义明举着千里镜望去,只见地平线处似有烟尘腾起,却又在月色中化作薄雾。他握紧腰间佩剑,金属冰凉的触感顺着掌心蔓延:\"传令下去,全军戒备。等拿下成都,剿灭张献忠......\"他望着漆黑的天幕,仿佛看见万里晴空下的大明疆土,\"关内就能重见太平了。\"
更鼓声中,泸州城在战火余烬里沉沉睡去,而帅帐内的烛火彻夜未熄。将领们的争论声、舆图展开的哗啦声、羽箭刻写的沙沙声,交织成一曲等待破晓的战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