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被人欺负的可怜炮灰五十七(2/2)
没过多久,周教授就把过塑好的照片拿了过来,林小满把展盒放在展柜里,旁边贴上故事卡片,再把照片放在旁边,整个展柜瞬间变得格外温馨。朵朵站在展柜前,看着旧钢笔、老照片和故事卡片,开心地说:“太好了,这支钢笔也有新家了,李老师要是知道了,肯定会很开心的。”
苏晓笑着说:“等下次李老师来,咱们一定要告诉她,她的钢笔在这里很受欢迎,还有好多人想听她讲更多关于学生和教书的故事呢。”王奶奶点点头:“是啊,每个人的故事都值得被记住,就像咱们记忆馆里的每一个物件,都藏着一段珍贵的回忆,这些回忆凑在一起,就是最温暖的时光。”
窗外的雨还在下,却丝毫没有影响记忆馆里的温暖。苏晓看着展柜里的旧钢笔,想起李老师说过的话:“一支钢笔虽然普通,但只要握着它的人有爱心,就能写出最温暖的文字,教出最善良的学生。”她忽然觉得,记忆馆就像这支旧钢笔,虽然不起眼,却能把无数人的温暖故事收集起来,传递给更多的人,让爱和回忆,永远不会消失。
傍晚的时候,雨渐渐停了,夕阳透过玻璃窗,洒在展柜上,旧钢笔的金属光泽在夕阳下格外温暖。苏晓坐在凉棚下,看着朵朵和周教授一起整理新收到的旧书,王奶奶在旁边听着评弹,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记忆馆里的故事还会继续,就像这支旧钢笔,会带着李老师的爱,和更多人的回忆,一直温暖下去,直到永远。
夕阳把最后一缕暖光收进云层时,记忆馆的门又被轻轻推开。陈阳抱着一个半旧的木匣子走进来,鞋边沾着雨后的泥点,脸上却带着笑意:“刚去乡下给我姥姥送东西,她听说咱们馆里收老物件,非要把这个给带来,说能添点念想。”
苏晓和朵朵凑过去,只见木匣子里铺着暗红色的绒布,放着一本线装的教案本,封皮上用毛笔写着“三年级语文”,字迹娟秀却带着几分力劲。“这是……”苏晓刚开口,陈阳就笑着解释:“我姥姥也是老师,教了四十多年书,这本教案是她刚教书时用的,里面还夹着当年的课程表呢。”
王奶奶放下手里的评弹收音机,凑过来看:“我年轻时就佩服老师,你们姥姥肯定也是个好老师。”陈阳点点头,小心翼翼地翻开教案本,泛黄的纸页上满是密密麻麻的字迹,有的地方用红笔修改过,旁边还画着小笑脸。“姥姥说,那时候没现在的课件,备课全靠手写,每节课的重点都要反复改好几遍,就怕漏了知识点。”他指着其中一页,“你们看,这里还夹着一张小纸条,是她学生当年送的,说‘张老师,您写的字像小太阳,看着就暖和’。”
朵朵伸手轻轻摸了摸纸条,抬头看向展柜里的旧钢笔:“张老师的教案本,和李老师的钢笔好像是一家人呀,都藏着老师对学生的心意。”苏晓眼睛一亮:“对啊,咱们把教案本也放在钢笔旁边吧,再写张卡片,让大家知道,以前的老师都是这样用心教书的。”
林小满正好从里屋出来,听见这话立刻点头:“我这就找个展盒,教案本得好好护着,纸页都脆了。”她拿来一个带玻璃盖的木展盒,铺上软纸,陈阳小心翼翼地把教案本放进去,苏晓则在旁边写故事卡片。周教授凑过来一看,笑着补充:“得加上你姥姥教书的年份,还有她教过多少学生,这样故事才完整。”
等把教案本的展盒摆进柜子,和旧钢笔、老照片挨在一起时,整个展柜像是突然活了过来。泛黄的教案、温润的钢笔、黑白的照片,凑在一起就像在诉说着一代代老师的故事。王奶奶看着展柜,轻声说:“现在的孩子用电脑写作业,可能都没见过这样的教案和钢笔了,把这些放在这儿,也能让他们知道,以前的老师有多不容易。”
李老师看着展柜,眼睛慢慢红了。她伸手轻轻摸着玻璃,像是在摸钢笔的笔杆:“没想到还能看到这样的教案本,我刚教书时,也是这样一页页手写教案,晚上在煤油灯底下改作业,改到眼睛发酸。”她指着教案本里的红笔痕迹,“你姥姥肯定也是个细心人,这点和我一样,学生写错字,从不乱划,都用红笔轻轻圈出来,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自行车铃声,乐乐背着画板跑了进来:“苏晓姐姐,我画好记忆馆的展柜了!”他把画递过来,纸上画着那个放着钢笔和教案本的展柜,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上面,旁边还画着李老师和王奶奶的笑脸。李老师看着画,忍不住摸了摸乐乐的头:“这孩子画得真好,把钢笔的光都画出来了。”
乐乐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李老师,苏晓姐姐说您用这支钢笔教了好多学生,我以后也要当老师,像您一样用温柔的笔教大家读书。”李老师笑着点头:“好啊,等你当了老师,一定要记得,不管用什么笔,只要心里装着学生,就是好老师。”
那天上午,李老师给大家讲了好多教书时的故事。她说有一年冬天,班里的小敏家里穷,买不起棉衣,她就把自己的棉袄改小了给小敏穿;说有个调皮的男生总逃课,她跟着他走了三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