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嘻哈史诗看古今 > 第745章 大脚帝姬:一场荣华一场空

第745章 大脚帝姬:一场荣华一场空(1/2)

目录

第一章杭州城来了“帝姬”

建炎四年的杭州,刚入秋就飘起了冷雨。城门口的守军裹紧了蓑衣,正低头搓手取暖,忽然看见远处泥泞里走来个女子——一身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裳,头发用根破木簪挽着,脚踩在泥水里,脚趾缝里还嵌着草屑,可那张脸却生得极白,眉眼间带着股说不出的贵气。

“站住!”守军举起长枪拦住她,“进城干什么的?可有路引?”

女子抬起头,声音有些沙哑却不卑不亢:“我要见当今圣上,我是徽宗皇帝的女儿,柔福帝姬。”

这话一出口,守军手里的长枪“哐当”掉在泥水里。周围的百姓也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靖康之乱后,徽宗、钦宗二帝被金人掳走,皇子公主们生死不明,这女子怎么会突然冒出来说自己是帝姬?

守军不敢怠慢,赶紧派人去府衙报信。没过多久,知府就带着人匆匆赶来,见那女子虽然狼狈,却气度不凡,赶紧让人找了辆马车,把她送到了皇宫外的驿馆,又连夜进宫向宋高宗禀报。

宋高宗赵构正在书房批阅奏折,听说有个女子自称是柔福帝姬,手里的朱笔“啪”地掉在纸上,墨汁晕开一大片。他愣了半晌,才声音发颤地说:“快……快让老宫女去驿馆查验,一定要仔细!”

这老宫女是从汴京宫里跟着逃出来的,伺候过徽宗的后妃,也见过柔福帝姬小时候的样子。她提着个食盒,里面装着宫里的点心,刚进驿馆,就看见那女子正坐在窗边,望着外面的雨发呆。

“姑娘,”老宫女把食盒放在桌上,试探着问,“你还记得当年在延福宫,娘娘给你梳双环髻,不小心扯断你头发的事吗?”

女子转过头,眼里泛起水光:“怎么不记得?那天我还哭了,父皇还特意赏了我一串东珠项链,说别跟娘娘置气。”

老宫女心里咯噔一下,这事儿除了宫里亲近的人,外人根本不知道。她又问:“那你还记得陛下小时候的乳名吗?当年你们在御花园玩捉迷藏,你总喊他的乳名逗他。”

“当然记得,”女子笑了笑,声音放轻,“父皇叫他‘构儿’,只有我们这些兄弟姐妹,才敢这么喊他。”

老宫女越问心里越惊,宫里的旧事,女子句句都答得丝毫不差,连一些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可当她的目光落在女子的脚上时,眉头却皱了起来——那是一双大脚,脚趾因为长期走路磨得粗糙,跟她记忆里柔福帝姬那双裹得小巧玲珑的三寸金莲,差得太远了。

“姑娘,”老宫女指着她的脚,疑惑地问,“帝姬当年的脚可是宫里出了名的小,你的脚怎么……”

女子低下头,看着自己的脚,眼圈一下子红了。她抬起头时,声音带着哭腔:“金人把我们掳走后,像赶牛羊一样赶我们北上。一路上光脚走,冰天雪地的,脚冻裂了好几次,哪里还能保持从前的样子?能活着逃到这里,已经是万幸了。”

老宫女听着,鼻子也有些发酸。她把女子的话原原本本地禀报给宋高宗,赵构坐在龙椅上,手指紧紧攥着龙椅的扶手,指节都泛了白。他想起靖康之乱时,金人烧杀抢掠,皇室宗亲被掳走的惨状,心里一阵难受——姐姐在金国受了这么多苦,自己怎么还能因为一双脚怀疑她?

当天下午,宋高宗就下了旨,不再盘查,认定这女子就是柔福帝姬。他还让人给女子送去了华丽的宫装,又在宫里设宴,亲自迎接“姐姐”回宫。

第二章一朝册封福国公主

宫宴上,宋高宗看着穿着宫装的女子,越看越觉得像记忆里的柔福帝姬。他端起酒杯,眼圈泛红:“姐姐,这些年你在金国受苦了,都是朕没用,没能早点把你接回来。”

女子赶紧起身行礼,眼泪掉在酒杯里:“陛下言重了。能再见到陛下,能回到大宋,臣妾就已经很满足了。”

满朝文武也纷纷上前敬酒,恭喜陛下找回帝姬。只有几个老臣,看着女子的大脚,心里有些犯嘀咕,却没人敢说出口——毕竟陛下都认了,他们再质疑,岂不是扫陛下的兴?

没过几天,宋高宗就下旨,册封女子为福国长公主,还赏赐了一万八千缗钱作为嫁妆,要为她挑选一个好夫婿。宫里的太监宫女们也都围着女子转,一口一个“公主殿下”地叫着,把她伺候得无微不至。

女子住进了专门为她准备的公主府,府里的家具摆件都是按宫里的规格置办的,连吃饭用的碗筷都是银质的。以前她在乡下,连顿饱饭都吃不上,现在却顿顿山珍海味,还有人专门给她捶背揉肩,这样的日子,她以前连想都不敢想。

负责为公主挑选夫婿的大臣,选了好几个人选,最后宋高宗选定了永州防御使高世荣。高世荣年轻有为,长得也一表人才,接到圣旨时,还特意去公主府拜见了女子。

两人见面那天,女子穿着一身粉色的宫装,坐在厅里。高世荣一进门,就看见她眉眼间的贵气,赶紧行礼:“末将高世荣,见过公主殿下。”

女子笑着让他起身,还亲手给他倒了杯茶:“高将军不必多礼,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高世荣看着她温柔的样子,心里也很满意——能娶到公主,不仅是他的荣幸,对他以后的官路也大有好处。

婚礼定在一个月后,办得格外隆重。杭州城里的百姓都挤在路边看热闹,看着公主的花轿从皇宫里抬出来,后面跟着长长的嫁妆队伍,箱子里的金银珠宝闪得人眼睛都花了。

婚后,高世荣对女子十分恭敬,家里的大小事都听她的。女子也渐渐适应了公主的身份,每天穿着华丽的衣裳,和宫里的嫔妃们一起赏花、听戏,偶尔还会跟宋高宗提起在金国的“遭遇”,每次都能引得宋高宗唏嘘不已,赏赐也源源不断。

有次,女子说在金国时,经常想念宫里的杏仁茶,宋高宗立刻让人把宫里的御厨派到公主府,专门给她做杏仁茶。还有一次,她说冬天在金国冻坏了膝盖,宋高宗又赏赐了好几匹最好的貂皮,让她做衣裳保暖。

短短几年,女子从一个一无所有的乡下女巫,变成了锦衣玉食的福国长公主,身边的人都羡慕她运气好,只有她自己知道,每晚睡觉前,她都会摸一摸自己的大脚,心里总有种不踏实的感觉——这荣华富贵,就像偷来的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没了。

第三章韦太后归来揭真相

绍兴十二年的冬天,杭州城迎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被金人掳走多年的显仁太后韦氏,终于被释放,要回大宋了!

宋高宗高兴得好几天没睡好,亲自带着满朝文武去城外的码头迎接。当韦太后乘坐的船靠岸时,赵构快步冲上去,跪在地上抱着韦太后的腿,哭得像个孩子:“母后,您可算回来了!朕好想您!”

韦太后也哭了,拍着赵构的背:“构儿,母后也想你,能再见到你,真好。”

回宫后,宋高宗在后宫设宴,只有他和韦太后两个人。宫女们都退了出去,殿里只剩下母子俩。韦太后喝了口茶,忽然想起什么,问:“构儿,我听说你找回了柔福,她现在怎么样了?”

宋高宗一愣,随即笑道:“母后您还不知道啊?柔福姐姐几年前就找回来了,朕已经册封她为福国长公主,还为她选了夫婿,现在过得很好。”

韦太后的脸色一下子变了,手里的茶杯“哐当”掉在地上,摔得粉碎。她抓住赵构的手,声音发颤:“构儿,你说什么?柔福……柔福早就死在金国的沙漠里了!当年我还亲眼看见她的尸体被埋了,怎么会有人回来当公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