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秦琼连下两城(1/2)
李靖站在临时搭建的帅帐内,望着巨大的羊皮地图,神情冷峻而坚毅。
在他身旁,朱能、程咬金、秦琼和尉迟恭等将领肃然而立,帐内气氛凝重。
“此次突厥虽遭重创,但高昌与吐谷浑仍存,若不趁势荡平,恐日后再生祸患。”
李靖目光扫过众人,缓缓说道,“本帅决定,兵分两路。
一路由秦琼、尉迟恭带领炮兵旅及步兵旅直取高昌;
另一路则由本帅与朱能、程咬金率领坦克装甲旅及剩下步兵旅直攻吐谷浑。
务必速战速决,让他们见识我大唐的天威!”
众将齐声应诺,声音在帐内回荡,充满了必胜的决心。
很快,缴获的牛羊被集中起来,由一队精骑押送,连同颉利可汗等俘虏,浩浩荡荡地朝着玉门关方向而去。
与此同时,两路大军各自整顿军备,准备踏上征程。
秦琼与尉迟恭率领的大军如一条奔腾的钢铁巨龙,沿着河西走廊快速西进。
炮兵旅的火炮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泽,步兵旅的士兵们步伐整齐有力,士气高昂。
一日后,大军抵达高昌境内。
高昌国地域虽不算辽阔,但城池坚固,且分布巧妙,相互呼应。
其中,王城乃是核心,周围还有三座辅城拱卫,先锋部队率先抵达一座辅城之下。
这座辅城城墙虽不及王城高大,但也有一丈八尺之高,城墙上的了望塔和防御工事密密麻麻。
城楼上,高昌士兵严阵以待,他们眼神中透露出紧张与恐惧,但仍强作镇定,紧紧握着手中的武器。
秦琼立马阵前,望着这座辅城,大声说道:“敬德,先拿这辅城开刀,让高昌人知道我大唐的厉害。”
尉迟恭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哈哈,二哥说得对!看我用火炮将这城墙轰个稀烂!”
说罢,尉迟恭转身下令炮兵旅迅速布阵。一门门火炮被推到指定位置,炮口对准了辅城城墙。
“准备——开炮!”随着尉迟恭一声令下,火炮齐声轰鸣,一枚枚炮弹如流星般划过天空,朝着辅城呼啸而去。
“轰轰轰!”炮弹准确地落在城墙上,火光冲天,砖石飞溅。
辅城的城墙在炮火的轰击下剧烈颤抖,城墙上的士兵被震得东倒西歪。
不少人直接被炮弹的冲击力抛飞出去,摔落在地,非死即伤。
然而,高昌的城池建造精良,城墙极为厚实,虽在炮火下出现了一些裂缝,但并未被轰塌。
高昌守将在城楼上看着城墙遭受炮击,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
他大声呼喊着士兵们坚守,同时下令弓箭手向城外的唐军射击。
一时间,城墙上箭如雨下,朝着唐军阵地射来。
秦琼见状,下令步兵旅举起盾牌,组成盾墙,抵挡箭矢。同时,他让火炮继续轰击城门。
随着又一轮炮轰结束,高昌辅城的城墙上一片狼藉,砖石碎块四处散落,不少地方还燃着熊熊烈火。
高昌士兵横七竖八地倒在城墙上,呻吟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血腥气。
秦琼望着城墙上的惨状,转头对身旁的传令兵说道:“去,让人对着城头喊话,告诉他们继续抵抗只有死路一条。
劝他们放下武器,打开城门投降,我大唐定会饶他们性命。”
传令兵领命而去,不一会儿,一名嗓门洪亮的士兵站到阵前,朝着城楼上大声喊道:“高昌的兄弟们听着!
你们已被我大唐大军包围,继续抵抗毫无意义,速速放下武器,打开城门投降,可免你们一死!
否则,城破之日,便是你们的死期!”
城楼上,高昌守将卫满多尔满脸血污,眼神中透着决绝。
他望着城外的唐军,怒吼道:“我高昌男儿,宁死不屈!想让我们投降,绝无可能!”
说罢,他大手一挥,喊道:“放箭!”
刹那间,城墙上仅存的士兵们强撑着起身,朝着喊话的唐军士兵射出一阵箭雨。
那名喊话的士兵躲避不及,瞬间被利箭射中,身体如刺猬一般,摇晃了几下后,重重地倒在地上。
尉迟恭见状,双眼通红,怒不可遏地对秦琼说道:“二哥,这些人不识好歹!咱跟他们客气什么?
请二哥下令,继续炮轰,轰灭这座辅城,为死去的兄弟报仇!”
秦琼眉头紧皱,犹豫再三。
他深知继续炮轰,城中百姓必将死伤无数,但高昌守将如此顽固,若不彻底摧毁此城,后续进攻王城恐怕会更加艰难。
他心中天人交战,最终,咬了咬牙,沉声道:“敬德,开炮吧。但你记住,尽量减少对百姓的伤害。”
尉迟恭得令,立刻转身,对着炮兵旅大声吼道:“各炮准备,继续轰击!让这些顽固之徒知道咱们的厉害!”
“轰轰轰!”又是一轮猛烈的炮轰开始了。一枚枚炮弹如雨点般砸向辅城,城墙上本就摇摇欲坠的防御工事瞬间被彻底摧毁。
城内的房屋也在炮火中纷纷倒塌,一时间,尘土飞扬,火光冲天。
百姓们的哭喊声、惨叫声在炮火声中显得如此渺小而无助。
卫满多尔站在城楼上,尽管炮火纷飞,但他依旧不肯退缩,大声鼓舞着士兵们:
“兄弟们,我们身后就是我们的家园和亲人,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也绝不能让唐军踏入城内一步!”
然而,在唐军猛烈的炮火下,高昌士兵们的抵抗显得愈发无力。
又一轮炮轰过后,城墙上能够站立的士兵已寥寥无几。
卫满多尔看着身边不断倒下的弟兄,眼中满是悲戚与不甘。
此时,辅城内的百姓们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许多人躲在家中,瑟瑟发抖,祈祷着这场噩梦能够尽快结束。
但无情的炮火还是无情地降临,不少房屋被击中,里面的百姓被掩埋在废墟之下。
一个年幼的孩子在废墟中哭泣,他的父母为了保护他,被倒塌的房梁砸中,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而在另一处,一位老人望着燃烧的家园,泪流满面。
他一生都生活在这座辅城中,见证了它的繁荣与安宁,却没想到在自己暮年,要亲眼目睹它在战火中化为灰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