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侯亮平说我叛国?我爷代号叫风筝 > 第508章 不敢有丝毫懈怠

第508章 不敢有丝毫懈怠(2/2)

目录

尽管初步调查显示收件人是其普通退休的姨妈,看似与案件毫无瓜葛,但郑建国凭借多年的办案直觉,坚信这信件背后必定另有隐情。

“信件里说不定藏着关键信息,绝不能轻易放过。”郑建国喃喃自语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那坚定的眼神如同夜空中的北极星,为他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他迅速拿起电话,与邻省某市的警方取得联系。电话接通后,他语气诚恳又严肃地说道:“同志,我是郑建国,这边有一起重要案件,怀疑刘海寄给姨妈的这封挂号信可能和案件有关,希望你们能在信件送达时,以查验为名短暂扣留,帮忙查看一下信件内容。”电话那头的警方同志了解情况后,当即表示会全力配合,那果断的答复让郑建国心中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在焦急的等待中,每一秒都显得无比漫长。郑建国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他的身影在阳光的照射下,不断地在墙壁上晃动。脑海中不断设想信件里可能出现的各种内容。是一份关键证据?

还是某种隐晦的指令?又或者是和案件相关人员的重要联系方式?他的内心既期待又紧张,仿佛在等待一个决定案件走向的宣判,那期待和紧张如同潮水般在他心中涌动。

终于,电话铃声急促地响起。郑建国几乎是扑向电话,那急切的动作仿佛在抢夺着命运的转机。他迅速接听。电话那头传来当地警方兴奋的声音:“郑队,我们按您的要求扣留了信件。

信里除了家常问候,还夹了一张手写纸条,上面写着‘事已至此,别再多说’。”

郑建国的心跳陡然加快,就像失控的鼓点,他紧紧握着电话,仿佛那电话是他与真相之间唯一的纽带。一字一顿地问道:“确定是这几个字?没有看错?”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的脸上露出一丝凝重,那凝重的神情仿佛是在迎接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他反复咀嚼着纸条上的这句话,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钥匙,试图打开刘海内心深处的秘密大门。

他重新坐回椅子上,闭上眼睛,将自己代入刘海的角色。此刻,他仿佛能感受到刘海内心的挣扎与恐惧。

“事已至此”,说明刘海所参与的事情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难以挽回的地步;“别再多说”,则是在警告对方要保持沉默,避免事情进一步败露。这简单的八个字,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那阴谋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着整个案件。

郑建国猛地睁开眼睛,眼神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那光芒如同利剑的寒光,让人不寒而栗。他坚信,这是刘海向他人传递的暗示,说明刘海确实对案件知情,而且很可能涉及更深的内情。

他快步走到对讲机旁,大声且清晰地说道:“各小组注意,马上对刘海姨妈的住处进行临时监控,要确保24小时不间断,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动静。

另外,安排一组人立刻对她近期的通讯记录和社会关系做初步排查,我要知道她最近和什么人有过联系,都聊了些什么。”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每一个字都透着不容置疑的决心,仿佛在下达一场关乎成败的重要指令。

接到命令的队员们迅速行动起来。负责监控的小组,带着各种先进的设备,悄悄潜入刘海姨妈住处附近的隐蔽位置。

他们有的躲在对面居民楼的角落里,用高倍望远镜时刻关注着房子的每一扇窗户;有的藏在街边的面包车里,通过监控摄像头仔细观察着进出的人员。

每一个队员都神情专注,眼睛一眨不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

而负责排查通讯和社会关系的小组,则坐在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调取着各种数据。他们仔细查看每一个通话记录、每一条短信内容,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号码和关键词。他们知道,这些看似琐碎的信息,很可能就是解开案件谜团的关键。

在技术科,气氛同样紧张而压抑。连日来,技术人员们就像一群不知疲倦的猎人,紧紧追踪着那个神秘的未实名号码。

他们的眼睛布满血丝,脸上写满了疲惫,但每个人的眼神中都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电脑屏幕上不断跳动着各种数据和代码,他们全神贯注地分析着每一个信号,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波动。

终于,在无数个日夜的坚守后,技术科迎来了新的发现。那是一个寂静的凌晨,整个城市都沉浸在梦乡之中,而技术科的监控屏幕上却突然出现了异常的信号。

那个未实名号码在此时短暂开机,并发送了一条短信。一名年轻的技术员小吴,一直紧紧盯着屏幕,看到这个情况后,他的心跳陡然加快,激动地大声喊道:“李哥,快来看,那个号码又有动静了!”

老李迅速冲到屏幕前,眼睛紧紧盯着跳动的信号,双手不由自主地抓紧了椅子的扶手。他们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多年的经验告诉他们,这很可能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然而,让他们感到遗憾的是,短信的内容未能截获。小吴一拳砸在桌子上,懊恼地说道:“怎么就没截到内容呢!这可怎么办?”老李皱着眉头,冷静地分析道:“别着急,先看看接收号码。”

经过一番紧张的查询,他们发现接收号码经查属于一个已停用的黑号。

与此同时,对王伟明夫妇的监控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监控室里,几台大屏幕闪烁不停,画面紧紧锁定着李娟的一举一动。

监控人员们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逃不过他们的视线。

近期的监控画面显示,李娟变得异常活跃,她近日多次外出与不同人见面。这一情况引起了郑建国的高度警觉。

在他的办公室里,郑建国双手交叉抱在胸前,眉头紧锁,眼睛紧紧盯着墙上的案件线索图,心中的疑虑如同翻滚的乌云。他深知,李娟的这些举动背后,很可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从监控画面中可以看到,李娟的行为十分谨慎。每次出门前,她都会在镜子前仔细整理自己的妆容和衣着,像是在刻意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警觉,不断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在选择见面地点时,她似乎经过了精心的谋划,多为商场、菜市场等人多嘈杂的场所。

在繁华的商场里,人群熙熙攘攘,李娟像一条灵活的鱼穿梭其中。她的脚步轻盈而快速,时而在各个店铺前驻足浏览,装作挑选商品的样子,实则在留意周围是否有可疑的目光。

在菜市场,她混入买菜的人群中,和菜贩们讨价还价,脸上挂着普通家庭主妇的笑容,但眼神却始终在寻找着约定的会面对象。

郑建国敏锐地意识到,李娟选择这些场所,就是为了利用人群的掩护,让自己的会面更加隐蔽,难以被追踪。

他立刻做出部署,安排了几位女侦查员伪装成路人,近距离观察李娟的会面情况。

发现她与见面人员交流时间很短,且多次交换手提袋或信封。调查组据此判断李娟可能在传递物品或信息,于是加大跟踪力度,并协调商场配合调取相关监控。

在梳理监控时,发现一名与李娟多次接触的中年女子形迹可疑。经查,该女子为某小型文化公司负责人,公司与市教育局有过图书采购合作。

郑建国立即安排人手对该文化公司及其法人展开背景调查,发现该公司注册资本低,但近年营业额异常偏高,且多次参与教育系统招投标。

调查组暗中调取了该文化公司的账目和银行流水,年轻警员小吴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突然指着一条转账记录喊道:“组长,你看!

这家公司每个季度都会给一个叫‘李芳’的账户转钱,金额从三万到八万不等!”组长老周凑过来,放大屏幕上的信息——收款账户的开户人“李芳”,正是李娟的亲妹妹。

顺着这条线索往下查,更多关联账户浮出水面:李娟的母亲、舅舅,甚至远房表哥的账户,都曾收到过“启航文化公司”的转账,累计金额加起来竟有五十余万元。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