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梦回春秋当大王 > 第216章 援庸之战

第216章 援庸之战(2/2)

目录

“末将在!”众将齐声应和。

“即刻整军备武,集结舟师粮草。本王将亲率大军,沿江而下,为子越压阵,与楚军——会猎于云梦之野!”

大殿内气氛瞬间被点燃,一股肃杀而激昂的战意弥漫开来。

姬长伯的王令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刚刚经历了姬伯安之乱的汉国,再次动员起来,征战的王令瞬间在整个汉国激荡起层层波澜。

“传王令:江州治下各镇,即刻按征召名册,抽调精锐,限三日之内,汇于江州大营!”

传令的快马背负着王的意志,如离弦之箭般从江州四散奔出,驰向各方。

垫江,这个三江汇流的水运枢纽,最先沸腾起来。驻守此地的水师舟船不再运送货物,而是开始紧急装载兵甲、粮草。一队队原本在码头扛包、在船厂修船的青壮,迅速被编入行伍,领取兵器甲胄。他们的脸上混杂着对战争的敬畏与即将为国效力的兴奋。

南充与阆中的丘陵山地间,狼烟次第升起。镇守的将领敲响了聚将鼓,平日里耕田狩猎的农兵们放下锄头和猎弓,从各个村寨涌向镇所的校场。

他们的装备或许不如国都精锐,但常年在山野中劳作生活,练就了健硕的体魄和吃苦耐劳的性情,是极好的步兵来源。

乌江诸镇,作为防范南面蛮夷的重镇,其兵卒最为悍勇。

接到王令后,各镇守将毫不犹豫地分出了一半兵力,这些皮肤黝黑、眼神锐利的士兵们登上来接应的船只,逆乌江而上,直趋江州。他们带来的不仅是战斗力,更是久经沙场的凶悍之气。

无数股细流从汉国南部的山川城乡汇向江州。不过两三日光景,江州城外的大营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胀起来,旌旗招展,人喊马嘶,炊烟日夜不绝,一座庞大的兵城拔地而起。

姬长伯站在江州城头,俯瞰着下方喧腾的军营,目光沉静如水。他深知,真正的雄主不仅要能前线破敌,更要能稳固后方,调度全局。

“王叔,”他侧身对身旁一位年长持重的宗室大臣(原阳关大夫,投降后任命为江州户厅主事)——奉命留守江州的王叔姬子??说道:“待大军东出,这江州,乃至整个南方腹地的安危,就托付给您了。务必保证征调粮秣源源不断,安抚新兵,弹压地方,若有蛮夷趁乱异动,准你先行剿抚,不必请奏!”

“老臣领命!必不负王上所托,保后方无虞!”姬子??郑重拱手,他明白自己肩上的担子同样重于千均,自从归降姬长伯之后,自己并没有因为庶出身份而被歧视,更是因为镇守阳关多年的功绩,被姬长伯启用,担任江州户厅主事。

此时被委以重任,姬子??激动的眼眶微红,多少年了,这种能做出一番功绩的机会自己一定要珍惜!

安排妥后方,姬长伯的目光再次投向北方。

“明日,本王亲率江州新军,东出平都!”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移驻,而是一次战略接管。

姬子越已率平都主力东出,作为汉王,姬长伯必须亲自坐镇平都这个汉国东部的核心支点。

这里不仅是前线大军的总后勤基地,更是防范任何势力威胁汉国本土的战略屏障!

其重要性有三:

1.稳定人心:汉王亲临,能极大鼓舞留守平都诸镇的军民,确保大后方在主力尽出后的稳定。

2.统筹调度:他能以最高效率,将汉国南北的资源(南方的兵员粮草,北方的军械存贮)进行整合,无缝输送给前线的姬子越。

3.应对变数:一旦前线战事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或是北方边境有警,他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和决策,为姬子越提供一个绝对稳定和可靠的大后方。

他的行动,与前线姬子越的兵锋,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完美配合。

姬子越是刺向楚军胸膛的利剑,而他姬长伯,则是挥动这把剑的、最稳固的手臂和最冷静的头脑。

汉国这架战争机器,在他的意志下,已然全面启动,展现出了令人震撼的动员力与协调性。一场围绕盘龙城和云梦泽的巨大风暴,正在汉楚之间加速酝酿。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