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梦回春秋当大王 > 第213章 假道伐虢

第213章 假道伐虢(1/2)

目录

就在汉国打通上庸进入中原的商路的同时,晋国国君晋公此时正意气风发的率领着自己的十万大军,向西进发。

晋公,名诡诸,姬姓,在他继位之前,晋国经历了长达近70年的内乱(“曲沃代翼”),小宗曲沃武公取代了大宗翼城晋侯。

晋公本人就是曲沃小宗的后代,他深知公族(国君的同姓宗族)势力过大会严重威胁君权。

为了防止“曲沃代翼”的故事重演,他采纳大夫士蔿的计谋,设计诛杀了所有富强的桓叔、庄伯的后代(即“桓庄之族”),几乎将晋国公族屠戮殆尽。

同时这位晋公也是一位极具雄才大略的君主,他积极对外用兵,吞并了周边大量小国和戎狄部落。

其中最重要的胜利便是假道伐虢(“唇亡齿寒”典故的来源)他采纳了麾下谋士的建议,向虞国借道攻打虢国。

此时正在灭亡虢国的回师途中,正准备顺势攻灭虞国。

就在晋军得胜之师自虢国边境浩荡回撤,旌旗蔽日,甲胄生辉之际,晋公诡诸立于战车之上,远眺虞国方向。

夕阳余晖洒在他坚毅的面庞上,映出一种冷冽的决绝。他刚刚按照计策,借道虞国,攻灭了虢国,此刻,兵锋所向,正是那个提供了通道、却即将付出代价的邻邦——虞国。

虢国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晋军大营中已弥漫着新的战意。

谋士士蔿侍立晋公身侧,低声道:“君上,虢国既下,虞国已如瓮中之鳖。其国主贪鄙短视,昔日借道之时,宫之奇泣谏而不听。今我大军骤临城下,彼必无备。”

晋公微微颔首,目光锐利:“虞公恃璧马之贿,忘唇齿之谊。昔年我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惑其心志,今日,当以晋国之剑,醒其迷梦。传令三军,加速行进,趁虞人犹在欢庆我‘胜虢’而归,未察我真实意图之时,直捣其都!”

十万晋军得令,如蓄势已久的洪流,悄然改变方向,不再向晋国本土,而是以“途经休整”或“答谢借道”为名,朝着虞国都城滚滚而去。

车轮滚滚,战马嘶鸣,这支刚刚经历了灭国之战、士气正盛的虎狼之师,带着征服者的威压,扑向了下一个毫无防备的目标。

虞国都城之内,果然如士蔿所料,一片松懈。

虞公得知晋军“途经”,非但不疑,反而准备犒劳之事,以为可再得厚赠。

大夫宫之奇闻讯,踉跄闯入宫廷,面色惨白:“君上!大祸至矣!晋侯狼子野心,焉肯以宝货资敌?昔日借道,已存吞并之心!虢国既亡,我虞岂能独存?唇亡齿寒之理,言犹在耳啊!”

虞公却不以为然,把玩着昔日所得的晋国玉璧,笑道:“爱卿过虑矣。晋侯同宗(皆姬姓),岂会加害?且我近日又纳其厚礼,彼以诚待我,我何疑之?”

宫之奇痛心疾首:“晋侯连其同宗公族(桓庄之族)皆可尽诛,何况异姓之国?其志在兼并,岂因同宗而手软?今其大军压境,名为途经,实为攻伐!请君上即刻下令,紧闭城门,整军备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