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梦回春秋当大王 > 第207章 历史进度

第207章 历史进度(1/2)

目录

就在“江州一型”火铳试射成功,姒好关于“魂断草”的调查取得线索的同时,锦衣卫指挥使如花和如意联袂呈报的周边局势密函,也摆上了姬长伯的案头。

姬长伯屏退左右,在油灯下缓缓展开密报,越看,眉头蹙得越紧。

江州城内的技术突破带来的些许轻松,瞬间被外部环境的巨大压力所取代。

密报所述,周边诸国,风云诡谲:

首先是楚国方面:楚文王死后,两位公子持续的内斗已见分晓。公子赀(楚成王)在其母族和部分权臣支持下,最终击败了竞争对手,初步稳定了局势。

然而,这位新楚王年轻气盛,急于通过对外武功来巩固权威、转移国内矛盾。

楚王的目光,投向了东方的吴越和西面的汉国。

但在对邻国发动战争之前,一些周边的小国,小势力显然要成为大国争端的开胃菜。

首当其冲的,就是龟缩盘龙城的庸国势力,若是楚国拿下盘龙城,盘龙城的原庸国王族就会落入楚国之手,到时楚国拥护庸国王族,打着恢复庸国的名号,向上庸发难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楚军开始在边境频繁调动,虽无大规模入侵迹象,但挑衅和小规模摩擦急剧增加。结论:灭庸之战,迫在眉睫,楚国是短期内最可能爆发战争的国家,汉国有必要援助盘龙城。

其次是秦国:秦穆公(嬴好)已彻底扫清政敌,大权独揽。这位未来的春秋霸主,展现出非凡的魄力和野心。

即位之初,他不再满足于偏安西陲,正大力推行改革,“益国十二,开地千里”,向西戎用兵的同时,其东出函谷、争霸中原的战略意图已非常明显。而东出的道路上,强大的晋国是最大障碍,但汉国所控制的汉中地区,亦是其侧翼的潜在威胁或可争取的盟友。

秦使近来活动频繁,既与晋国时有摩擦,也向汉国递来了试探性的、不乏傲慢的国书。结论:北方强邻,雄主已立,其东进战略将使天下局势复杂化。汉国与秦,既有合作共抗晋楚的可能,也存在因汉中之地发生冲突的风险。

新晋的北方大国,晋国:晋公(诡诸)正如日中天,凭借强大的国力四处扩张,“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势头极盛。

国内,赵氏、毕氏、荀氏等卿大夫家族势力庞大,深得献公倚重。密报着重强调,赵氏封地内,近来的确出现了一些不寻常的迹象:有大规模、隐秘的物资调动(尤其是优质铁料和硫磺),其家族私兵操练之勤远超往常,且与北方的燕国使者往来密切。

虽然尚未抓到与“红袍死士”或“魂断草”直接相关的铁证,但所有间接线索都指向赵氏正在暗中进行一项庞大而危险的计划。结论:北方巨霸,是汉国长远的最大威胁。赵氏与燕国的勾结可能性极高,其上庸的袭击行动,可能是其新式武力的一次测试,其最终目标,很可能是搅动天下,甚至颠覆晋室自身,谋取更大权力。

最后是其他势力:中原的郑、宋、卫等国依旧在晋、楚两大巨头的夹缝中挣扎求存。齐国桓公已逝,霸业中衰,正在无尽的内乱中,无暇他顾。北方的燕国,不仅与赵氏往来甚密,其亦在向南拓展影响力,尤其是暗中支持齐国国内的诸位公子之争,燕国是最积极参与的的诸侯国。

姬长伯放下密报,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窗外月色清冷,他的内心却如沸水般翻腾。

“四战之地,强敌环伺……”他喃喃自语。

汉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无法独善其身。楚国的直接威胁,秦国的虎视眈眈,晋国赵氏深不可测的阴谋……这一切都意味着,汉国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

“江州一型”的成功和“魂断草”的线索,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和情报胜利,而是变成了在生死存亡的赛跑中,为汉国抢来的些许宝贵时间。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焦虑已被沉重的责任和昂扬的斗志所取代。

“传令!”他的声音在寂静的王宫中再次响起,比之前更加沉稳、迅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