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红楼帝业 > 第269章 睹其英姿,心生敬慕

第269章 睹其英姿,心生敬慕(2/2)

目录

袁易笑道:“今日睡了不到半个时辰便醒了,过来瞧瞧你。”

他目光转向元春身后的尤氏。

尤氏见他目光投来,心头一紧,忙上前两步,深深跪拜下去,声音微颤:“民妇尤氏,叩见郡公爷,给郡公爷请安。”

袁易神色淡然,只略一抬手:“不必多礼。”随即又对元春道,“你既有客,自去招呼。我去正院习武。”

说罢,转身便欲离去。

刚迈出院门,他想起什么,又驻足回头,朝元春招了招手。元春会意,忙走近前。袁易略俯身,在元春耳畔低语道:“细问问来客,今日她们进府递帖求见时,门上的太监顾宝安可有依例办事有无借机勒索,索取门敬索取了多少此非小事,不可怠慢。”

元春眸光一闪,郑重地颔首,低声道:“四爷放心,我明白了。”

袁易朝元春略一点头,转身大步流星而去。

数日前,府上的典仪、护卫、太监、宫女们,初至郡公府报到,袁易便曾肃容训诫。他训诫典仪、护卫需恪尽职守,谨守本分;又严谕太监、宫女务必严守一应规矩,勤谨小心,行事本分。

然而,这才过了几日,竟已有人将他的训诫视作耳旁风,阳奉阴违起来,且非止一人一事。

袁易何等人物,府中大小事务,纵不明察,亦自有耳报神通达。

他已听闻了,掌府上守门、传唤之事的太监顾宝安,借职务之便,向外客肆意索取门敬,且贪得无厌,狮子大开口。

他此番特意让元春询问尤氏、王熙凤,一旦坐实,他便要拿顾宝安第一个开刀,既除了这败坏门风的蛀虫,也要杀一儆百,警醒府中新来的典仪、护卫、太监、宫女并一众护军:此间规矩,绝非虚设!坏了规矩,绝不轻饶!

既得了袁易郑重叮嘱,元春自知此事关乎府纪威严,非寻常琐事,岂敢怠慢

待袁易走开,元春便将尤氏悄悄唤至一旁,低声细问起来。

尤氏闻言,心下踌躇,她怕如实说了,开罪那太监顾宝安,被其记恨寻衅,也怕闹出事来,故而面露难色,言辞闪烁。

元春观其神色,已知八九,低声道:“你只管照实说来,于你无碍的。”

尤氏见元春如此说,知躲不过去,只得嗫嚅道:“回夫人话,确是……确是给了那门上太监二十两银子的‘敬仪’。”至于被刁难、被迫加码的细节,她没有尽述。

元春不再多问,点头道:“我知道了,你去吧。”遂让宫女引尤氏出去,自己则转身重回明间,将同样的话又向王熙凤问了一遍。

王熙凤初时也自迟疑,她虽泼辣,如今却势单力薄,亦恐多生事端。

元春温声道:“你只管照实说来,此处并无外人。”

王熙凤本对那顾太监的敲诈耿耿于怀,此刻见元春一再追问,知其必有用意,便把心一横,将旺儿家的如何先孝敬五两被嫌少,那顾太监如何拿腔作势,非要每人再加十五两,凑足二十两方肯递帖的经过,细说了一遍。

元春静静听完,心中暗忖:“四爷是何等眼里揉不下沙子的人物,这才几天,那顾太监就敢这般胡作非为,真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

……

袁易离了元春院,径往正院行去。

他素来有午后习武之规,只因目前郡公府西侧校场尚在改建,一时不得使用,他便暂且在正院习武。

此刻,袁易来至宽阔的正院,命人召集了府上的典仪、护卫、护军等人,黑压压列了一片。蒙雄亦在其中,贺赟、贺忠则已南下江宁办理迁葬差事去了。

袁易亲自执刀,带领众人操练起来。

刀光霍霍,映日生寒,呼喝之声,响彻庭院。

恰逢尤氏马车经由正院出府,闻得院内杀声震天,不禁好奇,悄悄掀开窗帘一角,向外窥视,见袁易立于众人之前,身姿挺拔如松,动作矫捷似豹,指挥若定,英气逼人。尤氏目睹其英姿,心下不由生出敬慕之情,暗叹怪道他是天家皇子,非常人可及。

袁易练罢刀法,又率众练习步射,弓弦响处,箭矢破空,秩序井然,杀气凛凛。

王熙凤与元春叙话已毕,得了元春的一份厚赏,便带着平儿告辞出来。

马车行经正院时,同样听得操练之声鼎沸。

王熙凤亦忍不住掀起窗帘窥看,见袁易兀自带领众人弯弓射箭,挥汗如雨,神情专注而威严。

她望着望着,竟一时痴了,心中忽发奇想,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与羡慕,暗叹:“这般文武双全的人物,又贵为天璜贵胄,却还如此勤勉……可惜他不是我的爷……”

她还特意推了推身旁的平儿,让平儿也看。

平儿望去,见郡公爷龙章凤姿,指挥倜傥,亦是心折不已,满面敬慕。

待马车出了东角门,行至街上,王熙凤犹自回味方才所见,对平儿感叹道:“你瞧瞧,昔日的姜大人,如今贵为皇子郡公,金枝玉叶般的人物,竟还这般刻苦,习武练兵不辍。这般下去,以他的才具和圣眷,将来怕不是要封王拜将,做个威震八方的大将军王吧!”

言罢,又是一声长叹,心中五味杂陈。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