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尤氏凤姐,叩见元春(2/2)
事实上,按袁易立下的规矩,这传递拜帖、稟报外来访客之事,本就该由顾宝安这守门太监亲自负责。
別看顾宝安在旺儿家的、俞禄家的面前摆足了大爷的谱,他却不能擅自进入內宅。袁易立了家法,明令太监不得擅自踏入內宅。
顾宝安来到內仪门,寻了个在此值守的宫女。宫女得知情况后,携著两份拜帖,进了內仪门。顾宝安则在內仪门的门檐下等候。
宫女穿过正堂大院,直往东耳房去。因知郡公爷正在正堂午睡,她脚步轻悄,生怕扰到了郡公爷。
东耳房內清凉静謐,元春正斜倚在临窗的炕床上,穿著一身家常的綾缎衣裳,手中捧著一本琴谱正看得入神。贴身大丫鬟抱琴坐在一张楠木椅上,也捧著一卷书默读。
元春虽也常午睡,却故意將自己的午睡时间与袁易的午睡时间错开,以便於亲自伺候袁易更衣等事。
宫女至东耳房门口,见锦帘低垂,內里悄无声息,压低了声音,轻轻唤道:“夫人。”
里面传来元春温和低沉的声音:“进来。”
宫女这才掀帘而入,上前屈膝行礼,將拜帖呈上,待元春看过了拜帖,宫女低声道:“夫人,门上传话,尤氏与王氏正候在府门外求见。”
元春放下拜帖,顺手拿起炕几上一个核桃大小的金表,瞧了一眼时辰,问道:“她们是坐轿来的,还是乘车来的”
宫女回道:“皆是乘车而来。”
元春点了点头,吩咐道:“让门上太监引她们的车进来吧,至侧门处下车。你便去那儿等著,引她们到我院里去。”
宫女会意,应了声“是”,悄然退了出去。
元春將目光再次投向那两份拜帖,若有所思……
……
……
两辆半新不旧的马车,在郡公府门外候了半晌,终於得了允准,一前一后,由东角门缓缓驶入,进了正院,来至仪门东侧的侧门前,方稳稳停住。
车甫停,第一辆车上走下平儿,她神色谨慎,不敢张望,转身伸手搀扶。车內探出一只縴手,搭在她腕上。王熙凤扶著她的手,款款下车。
几乎同时,后一辆车上也下来一个大丫鬟,名唤金,亦是忙不叠回身搀扶主子。尤氏扶著她的手,缓缓下了车。
王熙凤站定,目光向尤氏望去。二人目光一触,王熙凤嘴角牵起一丝笑意,微微頷首。尤氏也回以一笑,点了点头。二人竟无一句寒暄,既因彼此都尷尬,也因此间乃郡公府邸,气象森严,眼前又有宫女、太监。
引路的宫女亦不多言,只轻声一句“请隨我来”,便在前引路。
尤氏、王熙凤忙敛容跟上,金、平儿、俞禄家的、旺儿家的紧隨其后。
一行人进入內宅,经过袁易的內书房“立身斋”,紧接著便来至“立身斋”后面的元春院。
这元春院,便是以前尤氏在寧国府做管家奶奶时的居所,王熙凤以前也常来的。今日尤氏却要以卑微之身,来此求见求助她需仰视的元春。
王熙凤不由侧目看了尤氏一眼。尤氏正自心神激盪,感怀身世,忽觉王熙凤目光扫来,慌忙低下头去,假意整理衣袖。
金、平儿、俞禄家的、旺儿家的,没再跟著了,宫女继续引著尤氏、王熙凤二人,来至元春院的正房明间。
明间內布置典雅清贵,不少器物非凡品,透著天家气派。
元春正坐在上首,並未戴大妆,通身气度却雍容华贵,不怒自威,身旁侍立著抱琴、袭人两个丫鬟。
王熙凤与尤氏不敢怠慢,忙抢上前,齐齐敛衽跪下。
尤氏先开口,声音微紧:“民妇尤氏,叩见夫人,给夫人请安。”
王熙凤隨即跟上:“罪妇王氏,叩见夫人,给夫人请安。”
因尤氏丧夫,且丈夫贾珍生前无官无爵,按大庆礼仪,她在元春面前自称“民妇”。王熙凤更惨,因她是休弃之妇,在元春面前自称“罪妇”。
这“民妇”与“罪妇”的自称,如同两根细针,刺在各自心头。
元春虚抬了抬手,笑道:“快起来罢。不必多礼,坐下说话。”
二人谢了恩,方才起身,却不敢实坐,只斜签著身子,挨了半边。袭人捧上茶来,二人又忙起身接过,连声道“不敢”,再三谢了,方重新坐下。
元春目光在二人身上细细打量,视线落在王熙凤面上,唇角含笑道:“前番曾与你说过,择个日子,专为你设一席,请你过来。谁知迁入这府里后,诸事繁杂,一直不得閒空。”
王熙凤忙欠身笑道:“夫人言重了!夫人如今极尊贵,统领偌大家事,原是应当的。今日蒙夫人不弃,赐见一面,已是感激不尽。”
她顿了顿,取出一份礼单,双手奉上:“罪妇已听闻郡公爷归宗封爵的旷世恩荣,今日特备薄礼,恭贺郡公爷与夫人,万望夫人笑纳。”
元春示意抱琴接过,亲自瞧了瞧礼单,发现並非“薄礼”,笑道:“你总是这般周到。前番乔迁已让你破费了,今日又来。”
她知道王熙凤如今处境不好,这份不薄的贺礼怕是掏摸得心疼。已打定主意,今日王熙凤离去时,必要回一份更厚重的赏赐。
尤氏因住得近,早已遣人来送过贺礼了。
元春將目光转向尤氏,笑容依然和煦,问道:“你今日倒是稀客。不知过来见我,可是有什么事儿”
尤氏登时如坐针毡。她今日所求之事,本就难以启齿,原指望私下恳求,或能周全几分顏面。不料竟与王熙凤撞在一处,这叫她如何开得了这个口
一时间,话未出口,她倒先红了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