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告庙册封,四爷郡公(2/2)
……
告庙典礼与册封典礼既毕,余韵犹自縈绕在紫禁城中。
太上皇景寧帝与泰顺帝並未打算此番在紫禁城中久留,今日便要圣驾起行,依旧返回那清凉宜人的西郊畅春园去。
贺贇今日紧隨在袁易身边,得以亲眼见证两场关乎主子身份根本的庄严典礼,令他甚是激动。
此时,烈日当空,阳光炙烈。
袁易携贺贇等人,步出巍峨的紫禁城宫门,来至那辆规制非凡的皇子马车前。贺贇抢前一步,躬身垂首,声音透著发自肺腑的恭敬,道:“四爷,请上车。”
如今的袁易,身兼皇子与郡公双重尊贵身份,既可依齿序尊称一声“四爷”,亦可依爵位敬称一声“郡公爷”。
贺贇更愿意敬称“四爷”,在他心中,“四爷”这个称呼,有著非同寻常的分量。
遥想当年,当今圣上泰顺帝尚是四皇子之时,贺贇便是其身边亲信,那时节,贺贇口中唤惯了的,便是“四爷”。
如今泰顺帝龙飞九五,御极天下,那声亲切的“四爷”,贺贇便不能出口了,唯有“圣上”这等至尊称谓。
贺贇心里,未尝不时常怀念那段岁月,怀念那声能自然唤出的“四爷”。
如今,时移世易,造化轮迴,他竟又能对著一位主子,坦然、恭敬却又带著几分旧日情怀地唤出“四爷”了!
这岂非是奇妙的缘分
他甚至於心里隱秘的角落,悄然滋生出一个大胆的念头:若眼前这位“新四爷”,来日也能承继大统,登基为帝,那该多好!如此,他贺贇便是这大庆朝服侍过前后两代“四爷天子”的人了!这份际遇,何其妙哉!
当然,此念关乎天家嗣统,干係重大,他自是埋藏在心,不敢流露。
此刻,袁易听贺贇唤自己“四爷”,微微頷首,微微一笑,隨即从容登上了马车。
贺贇翻身上马,精神抖擞,率领著仪仗侍从,簇拥著朱轮华盖的皇子车驾,浩浩荡荡地离开皇城。
车轮碾过炙热的路面,仪仗威严。
那座昔日悬掛“敕造寧国府”匾额的府邸,如今的新主人已是一位真正的天家血脉、新晋的郡公爷。
自此,那座府邸该有一个新的、更符合现状的称呼——“郡公府”!当然,也可称之为“皇子府”!
……
……
袁易回到府中,径直入了正堂的臥房。
元春、香菱一同伺候他更衣,小心翼翼地替他解下了那身象徵天家血脉的秋香色皇子蟒袍,换上了今日他刚领受的郡公服色。
更衣既毕,袁易对镜自照,忽而笑问元春:“这身郡公服色与先前的皇子服色,依你看来,哪个更佳”
元春嫣然一笑,婉转答道:“四爷穿哪一身都是极好的。皇子服饰尊贵天成,郡公袍服威仪赫赫,我瞧著,都甚是喜欢。”她心思玲瓏,自不会在这等事上妄论高低。
袁易不再为难她,只笑了笑,转而细细打量镜中自己的一身新行头。
这郡公服色为石青,亦是蟒袍,前后各绣一团四爪行蟒,虽不及皇子袍服色泽独特,却另有一番沉稳气象。腰间所束金黄絛带,带上四块金方版赫然在目,每版之上皆嵌著一颗晶莹剔透的水晶。
若单从服饰的外在表徵看去,相较於那身鲜明的皇子冠服,眼下这郡公装扮,乍看之下,似是规格“降低”了。然则,內里关窍,远非表面这般简单,关乎区分“血统身份”与“功勋爵位”。
皇子之尊,乃与生俱来的天潢贵胄身份,其尊荣直接源於皇帝血胤,服饰逾格,乃是其血统体现,超然於寻常爵秩。
而郡公爵位,是皇帝封赏的勋爵,乃是对个人地位、待遇的行政规定,其服饰规制必严格对应其爵位等级。
袁易此番受封郡公,意味著他以一个“皇室家庭成员”的身份,步入帝国的官僚爵秩体系。在此体系之內,他便需依照自身的爵位等级来履行礼仪、领受俸禄。服饰作为最直观的礼仪標识,需符合其爵位,以维护整个等级体系的严肃性。
虽外表看去服饰规格“降低”,但受封郡公对袁易而言,实乃莫大的“利好”。
受封郡公,意味著他获得了开府建牙之权、参与朝政之资,可以拥有属於自己的郡公府邸、属官、护卫、护军……
爵位是动態晋升的。郡公之爵,是袁易的一个新起点,只要他表现卓著,未来晋封亲公、郡王、亲王等更高爵位,皆在情理之中。
反观一位无爵位的皇子,虽日常用度由內务府供给,极尽优渥,却並无爵位对应的固定俸禄,亦无相应的行政权力,犹如富贵閒人。
再者,即便如今袁易在服饰上需依郡公规制,但在诸如朝会、祭祀等重大礼仪场合,其皇子之尊的血统身份,仍会在排班序次中为他占据天然优势,位次往往高於同爵甚至更高爵位的宗室旁支。
血统与爵位,一內一外,相辅相成,共同构筑起他如今尊贵的地位。
袁易望著镜中身著石青色郡公蟒袍的自己,目光沉静而深远。
……
……
更换了石青色郡公蟒袍,袁易缓步来至府中大厅。
大厅之內,贺贇、蒙雄並家中一眾有头脸的男僕役,已按品级序列侍立。
眾人登时黑压压跪了一地,齐声叩贺,声音洪亮:“叩见郡公爷!恭贺郡公爷金安!”
贺贇虽心中更愿唤那声透著亲近与特殊渊源的“四爷”,蒙雄亦是粗豪惯了的人,但在此等场合,新爵初封,礼不可废,自是隨著眾人恭称“郡公爷”。
袁易端坐受礼,目光扫过堂下,微微頷首。
大厅礼毕,袁易又移步至大厅后方的內厅。此处元春已领著薛宝釵、景晴等一眾女眷等候著。
袁易进入內厅后,以元春为首,眾女眷皆敛衽躬身,齐齐下拜,鶯声燕语却恭敬无比:“妾/奴婢叩见郡公爷,恭贺郡公爷金安!”
元春今日亦盛装打扮,虽说相比於“郡公爷”,她也更愿唤“四爷”,此刻却以身作则,不乱规矩。
薛宝釵、景晴等人更是依礼行事。
袁易坐在上首,坦然受礼。
他目光温润,掠过元春端庄秀美的面容,欣慰地笑了笑。
阳光透过窗户,映照著女眷们锦绣辉煌的衣裙和珠翠,也映照著袁易身上的郡公袍服。
礼毕,袁易令眾女眷起身。
一股喜庆而不失庄重的气氛在內厅中瀰漫开来。
从今日起,“郡公爷”是对袁易正式、恰当的尊称了,而更为亲昵的“四爷”,则適合私下的场合与亲近的人,承载著別样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