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天才学霸?我只是天生爱学习 > 第302章 意料之外的138K

第302章 意料之外的138K(1/2)

目录

第302章意料之外的138k

“如果贵国能够提供七代机的整套技术,我们愿意提供高温超导的整套技术。”

远程会议室中,华夏与德国谈判员正友好会谈。

这样的大事当然不是埃雷梅茨说了能算的,即便他真的有把握能够在华夏之前完成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但比起这个,他们还有更看重的利益。

“或者我们可以换一种交易方式。”

华夏谈判员当然不可能同意这样的方案,“我们可以出售几架七代机,你们提供给我们高温超导导线,如何”

德国那边思考了许久,最终还是拒绝了这个提议。

他们认为,如果將高温超导导线交给华夏人,他们或许在几个月时间內就能完成仿製,解析出一条完整的技术路线,可他们拿到七代机后,却没能力完成仿製,这显然不是笔划算的买卖。

一场谈判进行了足足两个多小时,最终自然只能以失败告终。

……

“或许我们未必不能將这些技术交出去,若是能够完成可控核聚变,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好处。”

会议室中,赵老皱著眉头说道,“即便他们拿到了我们的技术,短时间內也没办法復刻出七代机,我们也还在进步,等他们研发出七代机,我们的八代机说不定都已经落地了。”

大家都明白老李的意思,作为曾经的工业强国,德国如今已经是文恬武嬉,即便把技术给他们,他们短时间內也復现不了,他们要做的,就是打时间差。

七代机的確不是他们的极限,最近沈飞那边就传来消息,他们又有了些新突破。

虽然用七代机核心技术换取高温超导,这笔交易他们看起来吃了大亏,但只要换到了自己有用的东西,就不算亏。

只要他们能够跑得更快,那对方拿到的就只是老旧技术。

这是对自身强大的自信。

这个说法也得到了会议室中大多数人的赞同,如今华夏各方面都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所有人都有这样的自信。

“我说,你们能不能对陈教授多一点信心”

“陈教授都亲自出手了,我们为什么要急著与德国人换技术”

就在最后投票表决前,一直坐在角落里没有说话的老李忽然开口,“这才过去不到两个月,你们在急什么呢”

赵老狐疑的看了老李一眼,“我说你,故意找茬是不”

“以前凡是跟陈教授有关的提议,你都反对,现在突然这么相信陈教授了”

老李扭头,看都不想看赵老,“我向来都是对事不对人。”

“你……”

“行了。”

上首位的钱老开口,“这次我认为老李说得对。”

“竟然想靠高温超导就拿走我们七代机技术,真是狮子大开口。”

“这件事先缓缓吧。”

他提出这个交易,原本是以为对方会见好就收,没想到,对方显然是误会了,认为他们在示弱。

我七代机在手,我避你锋芒

……

南方科技大学,化学实验室中,

陈辉並不知道钱老他们为了自己费了多少心血,否则一定会哭笑不得。

实验室中眾人不再是单纯的紧张或者期待,而是一种近乎凝重的专注,仿佛空气本身都被压缩了,等待著一次决定性的释放。

陈辉站在控制台前,面色平静,但眼底深处却燃烧著经过七次淬链后沉淀下来的、绝对的光。

所有能做的准备都已就绪。

模型的核心算法经过了顛覆性的修正,摒弃了所有粗糙的近似,採用了计算量恐怖但极致精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来模擬电子行为。

硬体设备经过了最苛刻的重新校准,处於前所未有的最佳状態。

“第八次生成序列,启动。”陈辉的声音平静无波,按下了那个象徵著开始的虚擬按钮。

这一次,合成装置的嗡鸣声似乎都带上了一种不同的频率,更加沉稳,更加和谐。

雷射束的能量输出稳定得令人惊嘆,原料气流的引入精准如瑞士钟錶。

总控屏上,原子结构的搭建过程不再是亦步亦趋的追赶,而更像是一场早已编排好的、优雅精准的共舞,模型的结构图与现实设备的执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

进度条平稳而坚定地推进。

陈辉没有像之前那样紧紧盯著每一个跳动的参数,他只是静静地站著,目光深邃,仿佛在透过屏幕感知著那正在真空腔內发生的、原子与能量之间的奇蹟。

50%……70%……90%……

没有警报!

没有任何偏离轨道的跡象!

一切参数都是最完美的绿色!

当进度条最终跃升至100%时,合成过程安静地结束了。

没有欢呼,没有惊嘆,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开始。

真空腔內,一片比第七次更小、但光泽更加內敛深邃的暗蓝色样品静静地悬浮著,它看起来並不起眼,却凝聚著在场所有人,乃至人类对材料科学极致探索的心血。

机械臂以近乎神圣的缓慢,將其移送至超导测试平台。

实验室里静得能听到每个人的呼吸声。

样品被缓缓浸入-196°c的液氮中。

滋啦。

液氮剧烈沸腾后又迅速平息。

最关键的一步,通电,测量电阻。

陈辉的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电阻监测屏幕上,他的心臟似乎在这一刻停止了跳动。

屏幕上,数值开始出现。

然后,

在所有人难以置信的目光中,那代表电阻的数值,如同坠入无底深渊,在短短一瞬间,没有任何犹豫、没有任何停顿地,直接跌落至,

零!

一个绝对的、稳定的、不容置疑的零!

电阻监测曲线变成了一条紧贴横轴的、死寂的直线!

成功了!

巨大的、几乎令人晕眩的疑问刚刚升起,下一秒,更令人震撼的一幕发生了!

那片浸泡在液氮中的暗蓝色样品,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托起,开始缓慢地、稳定地、违背所有常识地悬浮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