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于白的立场(2/2)
……
挂断通讯,另一侧并不是“于白”。
一只小手正小心翼翼地把通讯器放回托盘。
镜头拉远,显露出的是一间温馨的儿童病房,床头的病历卡上写着“李小雨,10岁,先天性失语症”。
病房的门被轻轻推开,一位银发梳得一丝不苟的老管家走了进来。
他深灰色的制服熨烫得没有一丝褶皱,胸前的怀表链闪着温润的光。
"小雨小姐,都按先生吩咐的做了吗?"阿福温和道。
病床上的小女孩眼睛亮了起来,用力点点头,用手比划着:“都说完啦!不过我没怎么听懂他们在说什么”
阿福慈爱地笑了,从口袋里掏出一块草莓糖放在她手心:"这是奖励。"
随后毫不犹豫地将通讯器放入特制的金属匣中,按下销毁键。
"咔嗒"一声轻响,通讯器在防磁屏蔽层内化为齑粉。
小女孩歪着头比划:“福爷爷不想知道他们说了什么吗?”
老管家微微笑着,却没有回答。
他从轮椅后取出一个兔子玩偶递给小女孩,"童话故事里,知道国王秘密得越少的人,反而睡得越安稳喔。"
*
早先于白就预录制好了这段语音,托阿福帮忙找到合适的保密人选进行放送。
招来阮珂之外,还通过放出假消息,激起苏夏两兄妹的危机意识,尽管苏夏还不会完全听命于白,依然抱着某种侥幸心理。
不过无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于白目前来说,基本的“武装力量”已经有了。
接下来得抓紧扫除障碍了,谢里夫疗养院还有3名在逃精神病罪犯,于白决定不等了,主动出击,就拿这剩下的漏网之鱼,来铺就全民心理诊疗服务的通行道路。
他翻出资料,开始翻看剩下的出逃病患的资料:
27岁的蒙德里安患有严重的妄想型精神障碍,他坚信自己是一位“导演”,并且是评判电影艺术价值的唯一权威。
在他偏执的认知里,世界上存在一个绝对的标准——“好片”与“烂片”必须被严格划分。而他,正是那个手握审判权的人。
蒙德里安的疯狂行为最终导致他被送入精神病院——因为在多家电影院,他向观众席投掷烟雾弹和闪光弹,理由是“这些人不配享受真正的艺术”。
他对烂片的痛恨深入骨髓,认为拍摄烂片的导演和喜欢烂片的观众“都该去死”,是“被资本洗脑的垃圾”。
在疗养院里,他依然沉浸在自己所臆想的“导演”身份中。
他热衷于玩“审判游戏”——随意报一个电影名,如果对方的评价与他的理念不同,他就会暴怒,甚至出现攻击行为。
医护人员记录道,蒙德里安会在房间里自言自语,像是在编写剧本或批判电影里的每一处“失败”。
他对任何涉及电影的话题都异常敏感,一旦听到有人谈及他眼中的“烂片”,便会歇斯底里地重复烂片的“劣质之处”,并厉声指责“这个时代观众的低劣审美”。
……
于白思考了一下,觉得完全可以引蛇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