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一首劝学诗,我成儒道标杆了 > 第265章 不愧是状元之才

第265章 不愧是状元之才(1/2)

目录

胤恕强压下心头因大儒们对宁浩那微妙一瞥而升起的疑云与不快,脸上重新堆起完美无瑕的笑容。

他转身面向满座天骄,朗声道:

“诸位,六位夫子亲临,实乃我大禹文道之幸,更是吾辈后学之福!值此良辰,岂可无佳作助兴?不如先请几位青年才俊,吟咏助兴,权作是开胃小菜,也为稍后重头戏暖暖场子,如何?”

此言一出,立刻得到热烈响应。

国子监的赵子昂、孙思远等几位年轻才俊率先起身。

他们或吟诵前人名句,或即兴创作短小精悍的联句、小令,虽无惊天动地之才,却也文采斐然,引得阵阵喝彩,席间气氛迅速升温。

开胃菜过后,胤恕目光扫过座中几位核心人物,含笑点名:“素闻今科探花郎李青松诗才敏捷,尤擅咏史怀古。今日登临滕王阁,追思先贤,何不以‘怀古’为题,赋诗一首,让我等一睹探花风采?”

李青松早有准备,闻言从容起身,向四周拱手致意。

目光尤其恭敬地扫过六位大儒和几位朝中重臣。

他深吸一口气,踱步至阁中开阔处,略作沉吟,便朗声吟诵起来:

“烟柳画桥迹已陈,昔年王气绕江津。

雕栏玉砌空余影,铁马金戈尽作尘。

逝水滔滔淘旧事,浮云霭霭掩孤坟。

兴亡自古谁人定?唯有青山对夕曛!”

此诗一出,阁内响起一片赞叹之声。

只见其诵读之后,周身书香气四溢,才气环绕,阁楼之内仿佛有烟柳画桥、青山夕曛的虚影一闪而过,一股清越的文气在阁内回荡,引动才气共鸣。

嗡~

天地间骤然响起了一声文道之音。

一响,才气贯州!

哗!

滕王阁中众人脸色一变,一个个交头接耳,被震惊的不行。

一出手就是才气贯州。

大才!

大才啊!

不愧是探花之才。

几个受邀而来的朝臣彼此相视一眼,微微颔首,显然颇为欣赏李探花。

“才气贯州!好诗!”有学士惊声赞道。

“‘逝水滔滔淘旧事,浮云霭霭掩孤坟’,沧桑之感油然而生,探花郎当真是才华横溢……”

“李探花此诗怀古伤今,意境悠远,实乃佳作!”

“殿下慧眼识珠!”

恭维之声涌向探花李青松和胤恕。

六皇子满面红光,心中得意,李青松是他暗中拉拢之人,此诗一出,彰显了他看人的水准以及诗会的逼格。

诗会中出现文道共鸣的诗词文章,必将为京城留下一段佳话。

他胤恕的美名,必将盛传大禹。

还是读书好啊!

不像那些大哥,搞什么以武会友,有什么用?半点影响力都没有。

江湖庙堂是打打杀杀吗?

江湖庙堂是人情世故!

“探花郎好文采!此诗追古抚今,意境苍茫,实乃上乘之作!”

胤恕含笑赞道,亲自斟了一杯酒递给李青松。

李青松激动地接过,一饮而尽。

气氛瞬间被推至一个小高潮。

众人意犹未尽,目光自然而然地投向了今科榜眼周墨。

“李探花珠玉在前,榜眼公岂能藏拙?”有人高声起哄。

“是啊周兄,露一手让我等开开眼界!”

“殿下,请榜眼公也赋诗一首吧!”

胤恕闻言,脸上的笑容更盛,这不正是他想要的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