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韭花帖》(2/2)
而还有一个叫罗振玉版,虽然被盗,但是当时已经有照相影印技术,所以留下了复制品。
而通过罗振玉版的影印本鉴定,这个版本很有可能好似真迹。
真东西就是真东西,徐老从刚才露出的一角就已经能确定是真迹。
现在初露真容后,三人包括王永中都十分确定真迹无疑。
王永中一个是通过灵感天眼,还有就是从书法造诣上看得出来,比起临摹真迹字迹要完美潇洒的太多。
“太好了太好了,没想到我都快100岁,随时入土的年龄,还能看到如此重宝,死而无憾啊。”
三人个个都是红着眼眶欣赏着这幅国宝。
王总,东西千万保存好啊,这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容不得半点疏忽。
徐老知道王永中还是当初“中秋帖”的事件。
王永中和魔都的文管部门有些小摩擦,然后全国都知道,王永中收藏了很多字画。
特别是书法,可以说是华夏第一人。
就他们不完全统计,《平安帖》之外,赵孟頫、黄庭坚、苏轼、米芾、怀素、蔡襄等知名墨迹。
如今再添这一重宝,光说书法,比起绝大多数官方博物馆都不差了。
“比肩故宫,比肩故宫啊。”
作为故宫工作人员,杨新感慨的说道。
“王总,我这就派人带着专业设备过来,帮你进行保养。毕竟刚刚从水里出来,不处理会变脆的。”
王永中非常理解这是上千年的麻纸啊,保存到现在太不容易了。
之后估计是得到消息的人越来越多,王家的鸦儿胡同,不停的有车子进进出出。
一个个老头急匆匆的来了又走,不对,是来了不想走。
好在王家很大,藏品也多,慢慢的变成了一场小型的鉴赏会。
好在王永中的好东西大多在魔都,不然今天可就热闹了哦。
老头多了那争吵就一定多。
比如现在。
“老徐,你不要用年龄压人,你说真迹就真迹?我觉得不对。落款呢?为什么没有落款你解释解释。”
老徐也不让着他,理直气壮的说:
“这本就是一个类似便签的东西,你给人留个言还要签字?你笔法会不会看,昼”字的九个横画,罗本变化自然,重心把控出色,清本则刻意追求横画变化,易给人做作之感。”
王永中也是同意的,真正书法大家怎么会分不出真迹还是临摹?
“现在东西来了,不是影印本了,可以做碳十四了,有什么好啰嗦的,到时候指标之下一目了然。”
杨新赶忙上来给师父站台。
不管老头们的争吵,故宫过来的专家,正细心的一遍一遍喷洒着药水。
随着人越来越多,王永中安排王妈准备点心吃食。
一直到王鲁海下班急急忙忙赶过来后,大家的争吵声才小下来。
“王部。”
“王部您回来了啊。”
老爸今天的心思已经被吊了一天了,干什么都没什么劲,就想着回来看看这个天下第五行书。
随着老爸醉心于作品,几个老头又开始争吵起来。
在场的什么大官没见过,客气过后,该怎样还是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