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叩关?你建奴可以,我大明同样可以(2/2)
你家里告到衙门里去,县太爷都帮不了你。
汉人们不愿意过那猪狗不如的生活,自发组织军队抵御女真人。
另一边又在民间寻找崇祯皇帝陛下的血脉,朱三太子朱慈炯。
希望能够找到他,带领汉人,将女真人赶出关外。
可惜一切都市徒劳,女真人不满汉人反抗,于扬州城进行血屠。
汉人百姓死伤无数,中原几乎十室九空。
“您回来就好,您回来就好啊。”
“咱们就盼着您能回来,将那些鞑子赶出去,重整大明河山。”
老汉想起年轻时候吃过的苦,一时间悲从心来,匍匐在地上嚎啕大哭啊。
龙帐内,不论是洪武皇帝朱元璋还是一众开国大将,脸上的表情都变得十分严肃。
对女真人的杀意,攀升到了极点。
“老丈,咱不是朱三太子。”
洪武皇帝朱元璋看着地上哭的眼睛发红的老汉,语气十分温和。
“啥?”
“你不是朱三太子殿下?”
正哭的伤心的老汉听到这话后,心里咯噔一声。
“你们穿的都是大明的铠甲,这龙袍还是大明的龙袍啊!”
“你们是汉人么?愿意将鞑子赶出去么?”
老汉接连问出了好几个问题。
他怕啊!
他怕眼前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幻想。
“咱不是朱三太子,但咱却是汉人。”
“咱这次过来就是为了消灭建奴的。”
洪武皇帝朱元璋安慰老汉道。
“是汉人就好,能打鞑子就好。”
“敢问贵人高姓大名,老汉在家里给贵人做一个长生牌位,日日供奉贵人。”
老汉态度十分恭敬。
只要是汉人,带他们打鞑子就行。
“咱,朱元璋。”
老汉:“朱……朱元璋!!!”
“贵人,这名字可不兴乱叫啊!”
洪武皇帝朱元璋乐了。
“为何不能叫这个名字?”
“这是大明太祖陛下的名讳,可不兴叫啊。”
老汉一副害怕的表情。
“哈哈哈。”
“老丈,不用害怕,告诉咱,这里距离沈阳还有多远?”
洪武皇帝朱元璋也没有向老汉解释一下意思,直接问道。
“沈阳?”
老汉骤然听到这个地名,有些迷糊。
可随机便反应过来,那不就是建奴的都城,盛京么。
“贵人,此处位于沈阳城西两百三十里。”
“往东五十里是一处小村庄,里面都是些汉人百姓,老汉就是那处庄子里的。”
“在往东三十里是一座村镇,里面是有八百大清士兵镇守。”
老汉将自己知道的情报通通说了出来。
洪武皇帝朱元璋让人将老汉带了下去,给了他一些银两和干粮,便送他回家了。
当然,跟着老汉一起回去的还有蓝玉带领的三千骑兵。
“天德啊。”
洪武皇帝朱元璋忽然开口了。
“陛下。”
“女真不是从北方进的山海关么,咱们现在就在关外,不妨也学一下女真的入关路线,先取盛京,再进山海关转道蒙古,将那些墙头草一并收拾咯。”
“是,陛下。”
接着,龙帐内洪武皇帝朱元璋和诸位将领便开始制定战术,准备攻打盛京。
“天德,这次依然由你做主将。”
“咱给你三百门火炮,骑兵五万,火枪营与重步兵各一万,即可起,向东进军,直取盛京。”
“末将遵旨。”
魏国公徐达抱拳出列。
“李文忠”
“末将在。”
“咱给你骑兵三万,火枪营与步兵共计两万,奇袭山海关。”
“末将遵旨。”
“其余人等,各自带兵一万,沿此地往外百里,除汉家百姓外,无论是建奴还是汉八骑,杀无赦。”
“是。”
与此同时,北京,紫禁城,养心殿内。
康熙皇帝玄烨有些焦急的来回踱步。
往日的淡然神色已经消失不见。
整个人的神情有些憔悴。
“踏踏踏”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外传来。
很快,一个小太监行色匆匆的跑了进来。
朝着康熙皇帝玄烨跪了下去。
“万岁爷吉祥。”
“怎么样,朕让你们查探的消息可有结果了?”
康熙皇帝玄烨的脸色有些急切。
“回万岁爷的话,奴才派出去的人,传回了消息。”
“南京城那边目前并没有出现什么可疑的军队。”
“京城内外早已戒严,许进不许出,并没有发现什么情况。”
小太监低着头将情报说了出来。
“没有?”
“不可能,怎么会没有?”
“国战都开启了,朱元璋的大军不在南京,也没有出现在北京,那他们会在哪里。”
“那么多军队不可能一点动静都没有。”
“再探,再查。”
“加派一些人手,务必查出他们的下落。”
“嗻。”
小太监应声退了出去。
自从前段时间开始,万岁爷下诏将各地兵马抽调了大半过来拱卫京师。
京城内部人心惶惶,大清威服天下,万岁爷为何调动如此多的军队。
后来一道小道消息传出,说是前明复活,即将回到现世,要与大清一决死战。
一时间,整个京城的气氛都有些诡异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