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如何拯救德意志 > 第348章 加州空战

第348章 加州空战(2/2)

目录

“嗯,以‘确认桑苏西条约的违约情况’为名,他们纵然心怀不快,也不能明目张胆地拒绝。”

就算不能得出什么好结果,至少也能掌握一些他们在暗中筹划的片段性证据。

“无论如何......已经能感受到那股战争的风在逐渐吹来了。”

那是名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庞大的战争风云。

......

嗡嗡嗡──哒哒!哒哒哒哒哒!

当法国在马奇诺的亲自指挥下不断在边境地带堆砌工事,而德国人则嘟囔着“这些法棍杂种在打什么鬼主意?”并派人侦察情况时,美国莫哈维沙漠的天空上正爆发着激烈的空战。

“麦克斯被击中了!”

“那帮杰瑞(Jerry)到底造出了什么怪物?!”

“操——!!”

不,准确地说,只有新政府空军觉得激烈。

“十点方向下方发现敌机编队!把他们统统送去英灵殿吧!”

“是,长官!”

轰轰轰──!

随着命令下达,女武神战机群如同猛鹰扑下猎物般,以惊人的速度俯冲而下。

那是伴随着新机型的诞生,在德军战术研究中孕育出的“BooandZoo”战法。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速度就是力量。

随着尖锐的机枪声响起,美军的“豌豆射手”战机瞬间被打成马蜂窝,接着如同断线风筝般无力坠向地面。

这是世界上首次全金属战机之间的对决,结果就像大战时第一次空战一样,再次以德国的压倒性胜利收场。

只不过,当年的美国是德国的盟友,而如今却不是——这就是令新政府心酸的区别。

“又击落一架!”

“哈哈哈!洋基真是废物!”

“这架算普克斯的!这架算布隆迪的!至于这架嘛,就献给疯子和他的朋友们!”

更糟的是,新政府空军的对手,是由阿道夫·加兰德等人率领的“猎鹰军团”。这支部队里满是志在成为“红男爵”那样超级王牌的空军新星。

他们凭借女武神战机的压倒性性能在天空纵横驰骋,积累着只有实战才能获得的经验,随着时间流逝,战力越来越恐怖。

“里希特霍芬中校,洋基请求支援了!敌人的坦克来了,咱们快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好啊,好啊,去给他们送上一片火海吧!”

“不过这次可不是丢燃烧弹!”

嗖——轰!

猎鹰军团的威势并不只限于天空。

由沃尔夫拉姆·冯·里希特霍芬率领的俯冲轰炸机,所谓“斯图卡”中队,每当加州共和国陆军呼唤,就会从天而降,炸毁机枪阵地、碉堡、坦克等一切威胁目标,用一轮又一轮的轰炸演示了何为近距空中支援。

“巴顿将军,装甲部队的损失率正在急剧上升!”

“啧,果然啊......一听说德国佬来了,我就心里不安。”

巴顿重重咂了下舌头,难得地叹了口气。

虽然空军还在勉强支撑,但制空权实际上已经彻底丢掉,结果就是那些“斯图卡”还是“女武神”之类的玩意儿在天上肆虐。

在这种局面下,他的装甲部队几乎无能为力。

“停止推进。”

“将,将军?!”

这句话从“那个”巴顿嘴里说出来,顿时让新政府的军官们瞳孔剧烈震动。

毕竟巴顿是谁?

即便在欧洲人眼里,一提起美军军官,最先想到的就是这位几近疯狂的斗将。

“愣什么?现在这种情况下继续进攻,常识上也不可能啊。”

只是他们忘了一点——在成为猛将之前,巴顿首先是名将。

否则,他也不会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名字。

在巴顿看来,此刻若再继续进攻,无异于毫无意义的自杀。

“骑兵要有马才能叫骑兵,装甲部队要有坦克才能叫装甲部队。这么简单的道理,还需要我教你们吗?嗯?!”

“没,没有!”

“听明白了就立刻重整部队!”

军官们慌忙立正敬礼,四散而去。

当然,麦克阿瑟肯定不会喜欢这种决定,但对巴顿来说,复杂的政治考量从来都不存在。

“好,现在问题是......接下来要怎么打......”

他关注的,永远只是眼前的敌人。

这既是巴顿的优点,也是他的缺陷。

“雷达发现九点方向有不明物体,推测为敌方轰炸机。”

“好,通知高射炮部队,同时让第三中队出击。”

与此同时,那些冒着防空火力,硬是给加州共和国投下麦克阿瑟炸弹的B-10轰炸机,也迎来了噩耗。

猎鹰军团携带德国刚刚投入使用的雷达,专门猎杀轰炸机,而B-10一抵达加州,就不得不面对为击落积分而眼睛发红的女武神战机。

“李梅(CurtisErsonLeMay)少尉,你可曾感受过真正的幸福时刻?”

“......上,上校?”

“我现在就是。太美妙了。”

因此,那个倒霉的被同期推去负责加州共和国空军、每日都被折磨得形容憔悴的斯特拉特迈耶,终于难得迎来了片刻安宁。

但他也不能永远休息下去。

在猎鹰军团守护加州天空的同时,他还要借助随行的德国空军教官们,训练并培养加州共和国的飞行员。

轰隆——!

“猎鹰们今天又立功了!”

“干掉叛军!”

总之,随着猎鹰军团的活跃,加州共和国重新夺回了失去的制空权,这股力量逐渐影响到地面的战斗,使得原本倾向新政府的天平,再次摇摆起来。

“妈的!这群狗娘养的杰瑞佬!!”

这对麦克阿瑟而言,完全不是好消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