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周安同志,我叫姜宁(2/2)
像是开春的桃花似的,各有各的好看。
可眼前这姜宁,往那儿一站。
就像山尖上刚冒头的日头,一下子把周围的光都比下去了。
这姑娘个子不算顶高,也就一米六出头,穿着和其他知青一样的蓝布袄子。
可不知怎么的,就显得腰细腿长。
眼尾微微上挑,眼神像浸在山泉水里的星星,亮得灵动。
一笑起来,右边嘴角还有个小小的梨涡,跟着眼睛一起弯。
不像别的姑娘笑起来那样捂着嘴害羞,她笑的时候大方得很。
露出两颗小小的虎牙,透着股子活气。
周安就这么盯着人看,手还僵在半空中,连对方已经收回手了都没察觉。
旁边的陈瑶“噗嗤”一声笑出声,伸手推了他胳膊一下。
“哈哈,小安,你看傻啦?我就说姜宁是咱们知青点顶顶好看的吧,之前人家差点就进文工团了,要不是知青下乡,这会儿说不定都在舞台上唱歌跳舞呢!”
这话一出口,周围的女知青们都跟着笑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地打趣。
姜宁被说得有点不好意思,脸颊泛起淡淡的红。
伸手捋了捋耳边的碎发,眼神往周安身上扫了一眼,又赶紧移开。
陈瑶见周安还在那儿愣神,干脆拉着姜宁往旁边凳上坐。
自已也挨着坐下,打开了话匣子。
“小安,你猜我们姜宁是哪里人?”
周安顿了顿,摇了摇头。
“不知道,听口音感觉不像东北人啊。”
陈瑶清了清嗓子,指着姜宁笑道。
“这姑娘今年刚满十八,不是咱们吉林本地人,连北方人都不算,是咱们知青点里独一份的南方姑娘——云南来的!”
“云南?”
周安挑了挑眉,心里十分好奇。
一个云南姑娘,怎么会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来?
姜宁坐在一旁,听到陈瑶的话,抬起头笑了笑,声音轻轻的,
“是啊,我家是云南的,来这儿之前,都没见过这么厚的雪呢。”
陈瑶接过话茬,继续说道。
“她能来咱们长白山,这里面可有不少波折。姜宁有个姑姑,原本也是云南人,早年在部队里认识了她姑父。”
“她姑父是咱们吉林本地人,后来两人就结了婚,在这边安了家。”
“姜宁这次来吉林,本来是想靠着姑姑姑父的关系,试试能不能进咱们本地的文工团。”
说到这儿,陈瑶叹了口气,姜宁也跟着耸了耸肩。
脸上却没什么失落的表情,反而带着点无奈的笑意。
“本来都差不多谈妥了,结果临了的时候,文工团突然说编制满了,暂时进不去。”
“我姑姑当时还挺替我着急,天天帮我打听消息,可后来实在没辙,就问我愿不愿意下乡。”
“我当时寻思着,进不了文工团也没啥大不了的,反正在哪儿都是过日子。”
“再说了,下乡插队,说不定还能见识见识长白山的林子,比在城里待着有意思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