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调研,续。(2/2)
“关停整顿之后三个必然结果,部分企业倒闭、部分企业违规开工偷排、部分企业咬牙坚持上环保设备,最终的结果就是经济下滑、污染整治工作不力。”
“我这个看法二位认可吧?”
吕青山点头道:“认可!”
梅晓歌开口道:“但是这个环保是上级的固有决策,该关停是要坚决关停的。”
“政府不是执法机构,不能只监管处罚,应当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如果县政府为法兰产业接回大量的意向订单,法兰产业的环保推行是不是更顺畅?”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和钱有仇!”
“是的,如果法兰产业能拿到大量的订单环保推行肯定会顺畅的多,同时产业升级方面的工作也能做一部。”梅晓歌率先认可道。
陈小辉点头道:“我只提供大的方向,具体的方案你们两个来探讨,光朋的环保怎么做,明天寒江同志也到光朋来,我们具体探讨。”
吕青山点头道:“没问题,我们明天肯定拿出一个框架方案出来。”
陈小辉点头道:“民政、扶贫、乡镇负责人一起参会,也不要局限于法兰,如果企业愿意转型做别的产业,那也是可以……”
陈小辉沟通完回了房间,有些慵懒的往沙发上一躺,给刘思雨拨去电话。
短暂的聊了会儿,孩子就闹腾着要喝奶,然后就挂断了电话。
吕青山走出去之后和梅晓歌对视一眼,吕青山开口道:“法兰的产业发展努力过,市场又趋于稳定,大笔的订单从何而来?”
“陈市长说的话我们都明白,但是这做起来几乎可以说不可能实现,修路、环保都要钱,县财政已经见底了,修路的钱现在都挤不出来。”
梅晓歌则开口道:“有方向总比没方向来的好吧,如果我们能为他们争取到新的订单,那么我们这个环保肯定推行难度低……”
县委大院整晚的灯火通明,陈小辉要的方案框架,他们要想办法完善。
这是他们今天一等一的大事。
体制的运转速度,取决于领导的关注程度。
次日早上,陈小辉起床在县城散步,王致远和沐云帆跟着一起,看着一家装修还算是可以的早餐店。
几人走了进去,豆腐脑、包子、油条、稀饭等很简单的早餐点。
两个大大啤酒肚的中年人走了进来,吃完饭一抹嘴出去上了城管局的车扬长而去。
这个点儿已经快九点,陈小辉询问的开口问道:“他们俩是不是忘了给钱了?”
老板苦涩一笑道:“可能是忘了吧。”
一旁的老板儿子没好气的开口说道:“他们给钱谁敢收啊,给个五块十块的,回头你得大几百的给出去。”
“他们哪儿的啊?”
“城管局的,负责我们这条街。”
“就他俩还是都有人?”
看陈小辉这么问,老板开口道:“你是?”
“我们常陵的新任市长陈小辉。”陈小辉说话的同时递了根烟过去。
年轻人说道:“您是市长啊?那可得好好管管他们,这情况您不知道。”
“卫生、工商、税务、环保这些个单位都一样,他俩还算好的,也就白吃点早餐,有的一来白吃白喝还得拿两包烟。”
“有的一来得按条给。”
“我几个朋友想开个烤肉店,几个月办不下来营业执照,请工商局一个姓黄的股长吃饭,他把老婆孩子丈母娘在隔壁包间吃饭,算账得一起买单。”
“后边一想还有一堆部门,索性不开了,这没法开啊,就是有金山也禁不住这么拿啊。”
中年人在后边拉着儿子“你别说了。”
年轻人满是无所谓的开口道:“你这次跟我一起去汉东,早餐店又不来了怕啥?他们也管不到我们汉东的事儿!”
儿子后知后觉的一脸惊喜的开口道:“你是咱光明区的陈书记吧?我这才想起来之前听同事说您从咱光明区调关西省了。”
“对,我之前是光明区的书记,你是?”
年轻人满是喜色的开口道:“我就在京州光明区的碣石证券上班,您到我们单位来过,我大学毕业就在那边上班。”
“现在放年假,我想着回来接我妈过去,他一直说去一直不愿意去。”
陈小辉一听了然,笑着调侃着说道:“我们俩这也是本乡遇故知啊。”
“您来常陵这肯定就会有改变,现在这杂七杂八的费用交的都赶上该交的三倍了,咱光明区透明公开,光明a公示缴纳。”
“这里?全靠拉门来了用嘴说,说该交多少就多少,再给个没章的条。”
“钱去哪儿了,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