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你若不嫌弃,咱们照旧就是!(1/2)
连续两日的流水席,主要是宴请邻里百姓与两族族人。
到了第三日,林向安更进一步,直接包下了县城最好的酒楼。
专门宴请本县有影响力的非宗族乡绅、富户、致仕官员。
他的意图已经非常明确:
开始搭建更广泛的乡绅联盟,为日后的商业活动和更大布局铺路。
*
整个宴会分为三个批次,有条不紊地推进。
第一场,请的是本县最顶级的层面:
德高望重的致仕官员、最大的地主豪绅、名流耆老。
赵泽安排的周师爷,以宁国公府代表的身份作陪。
林向安则以东道主之礼,亲自出席。
这一场,几乎就是一次“正名”仪式。
所有在场的人都心知肚明:
林向安此举,是为未来造势,也是宣告。
他已不再是籍籍无名的寒门子弟,而是身负皇差、与公府相连的新贵。
林桥、林远二人,也首次被他带出来,正式露面。
毕竟未来林向安是要放权的,得给他俩铺路。
席间,林向安姿态谦和,更多时候以晚辈口吻虚心请教,谈的都是县中利弊、百姓生计。
真正的重点,则由周师爷掌控话题。
周师爷不动声色地抛出几张“重磅底牌”:
林向安在京城施惠,声名早已传开。
同时为浙江会馆,赢得新皇赏赐的牌匾。
他还与京城宁国公府走得极近。
此行,奉的是一等一的皇差。
这些话,不需直说,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但足以让在座的顶层乡绅们心头一震:
此人,绝非可以轻易招惹之辈。
最后,话题自然回到“未来”。
林向安描绘了一幅蓝图:
家乡若能团结一心,共同发展商路产业,所得利益必然巨大。
这不单是酒宴的客套,而是实实在在的“画饼”。
给足了人们遐想的空间,也让他们心生“想上车”的冲动。
果不其然,席间薛、冯两家率先释放了合作的信号。
这两家算是看着林向安从籍籍无名,一步步走到今日。
过去还能凭儿辈的同窗情谊来往。
如今再看,却已是截然不同的局面:
林向安身兼皇差,背后公府作靠山。
赵泽虽未到场,但周师爷的出现,就等同于公府态度的间接表露。
在这样的场合,林向安虽少年得志,却待人仍旧谦恭礼遇。
这份分寸,更让他加分。
当然,心情最复杂的,当属宋桐的父亲。
他身为县中德高望重的老乡绅,素来自视甚高。
然而眼下,看着一个与自己儿子年纪相仿的后辈,不仅身负皇差,还能让满堂宾客俯首,稳稳压在头上,心里怎能不五味杂陈?
只是形势比人强,他纵有万般不甘,也只能按下心头郁气,低下头来。
于是,和他一样,原本还端着架子的几位老绅,也都不得不收敛姿态,与林向安以平辈礼相交。
所幸,席间气氛渐渐融洽,这一场倒也算是宾主尽欢。
*
之后的第二场,对象换成了中生代乡绅:中小地主、本地商贾、以及有名望的秀才。
当然借此机会,林向安也把昔日同窗好友邀请来了。
他如今忙的都没时间和这群人相聚。
这一次,地点特意选在县城一处清雅宽敞的宅院。
席面并未设高低主次,而是摆了数张八仙桌,每桌八人,打散分座。
这样既显平等,也便于彼此交流。
桌上不单有本地常见的酒菜,还特意摆上几样京城新式点心,以及江南流行的精致茶食。
既添新鲜感,也成了话题。
更重要的是,林向安准备了两份“惊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