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 第424章 你以为那赏赐只是因他救济百姓?

第424章 你以为那赏赐只是因他救济百姓?(2/2)

目录

可随着王和信娓娓道来,一个个渐渐听得瞠目结舌。

等王和信退下,堂屋一时静得落针可闻。

王鸿缓缓开口,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

“如今,你们怎么想?”

族老们面面相觑,似乎还没缓过神来。

年纪最长的一位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却满是感慨:

“怕是来意不简单啊……”

族老们心思不傻,当初以王和忠为纽带,又有利益好处,两族才算往来合作。

林向安考取功名后,村里人才真正放下芥蒂。

如今林向安在京城声名鹊起,他们自然也想明白了几分。

王鸿见状,索性把话挑明:

“他如今还未中进士,权势已然不小。若是他有所求,你们会答应,还是不会?”

此言一出,众人无不心头一震。

事实摆在眼前:林向安的开口,已关系着王氏一族的未来。

“他不仅有权势,更有才华,小小年纪就能舍富贵、济百姓,有勇有谋。假以时日,定然能位极人臣!”

王长田忍不住插话,有些迟疑:

“二叔,这话是不是说得太满了?他毕竟才十六岁,新皇赏赐和敕书,也未必全是他的功劳吧?”

王鸿神色一厉,声音加重:

“你以为那赏赐只是因他救济百姓?

他定然是在背后是协助了新皇登基,才得此大恩!

在乱世中能押对宝,甚至不惜倾尽钱财,如此魄力,几人能及?”

众族老闻言,面面相觑,心中都被震慑住。

他们中不少人亲历过乱世,对权势兴衰也敏感。

林向安所得,绝非侥幸。

王鸿语气平和下来,缓缓开口:

“他此番回族里,必然是有所求,而这所求,正是咱们的机缘。

林家虽人少,但这孩子走到今天,已是光耀乡里。

若能借此机会,王林两家同气连枝,将来我王氏子孙走出去,谁敢小瞧?”

一句话,犹如敲在众人心口。

谁不想翻身?

谁不想光宗耀祖?

王氏一族曾有过荣光,此后却逐渐沉寂。

如今的机会,可谓千载难逢。

王长田犹豫着问:“那……他究竟要做什么?”

王鸿沉声道:“我猜,是共祭。”

这话一出,立刻引得众人议论纷纷。

一位族老皱眉,迟疑道:

“共祭之事,关乎祖训,岂能轻易更改?若被人说咱们屈身附林,将来岂不成笑话?”

另一人附和:

“是啊,祖宗之法,不可乱动。若被指摘趋炎附势,后人如何自处?”

这二人言语一落,屋里一时又陷入僵局。

王鸿却丝毫不动声色,捋着胡须,目光冷厉:

“你们只盯着一时的虚名,却没想过,

若真能借此机缘,王氏一族自此翻身,再立百年基业!

到那时,谁还会管咱们当初是不是改了规矩?

只会说,王林同气连枝,共同光耀!”

他的声音愈发沉重,带着敲击人心的力量。

年纪最长的族老,沉默良久,忽然缓缓开口:

“老二,说的……也不无道理。

祖宗之法固然重要,可若能为子孙开一条更宽的路,

祖宗在天之灵,也未必不愿。”

这话一出,其他族老的神色微微动摇。

王鸿见状,趁势一拍桌案,声音铿锵:

“诸位,机缘稍纵即逝,只要他给足咱们尊重,这事好商量。”

他的态度,等于默认了愿意协商。

其他人见状,面面相觑。

村长也被王鸿的话点醒了:“只要两族并立,不被林氏强压一头,这事咱们好商量,如今咱们最缺的是族学,他如今人脉广,咱们为了后代,就和他好好协商吧。”

这才是大家最在意的,他们都有子孙。

若是通过这个资源,有人能读书考科举当官。

那么这一脉也就风光了。

其他什么都是虚的。

就连林向安这个赘婿之子,如今得了权势,大家都闭嘴了,反过来还巴结林家。

王鸿最终拍板,“就这么定,不管他提什么,咱们到时候一边唱白脸,一边唱黑脸,把条件谈到对族里最大化。”

最终大家一致都同意了。

林向安跟着王老爷子一起进来的。

来的路上,王和信把王氏一族这边的反应,告诉了林向安。

很少有人能抵抗的住权势的诱惑。

那就双方好好谈判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