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沉浮录! > 第231章 工程不停考古忙

第231章 工程不停考古忙(2/2)

目录

江春生先安排杨成新尝试用推土机翻拌石灰土。虽然效率比装载机差些,但比纯人工翻拌不知快了多少倍。刘平的推土机,江春生今天暂时安排他停班。他倒也没有闲着,坐上了他师傅的推土机。安排好工作后,他忍不住走向墓区,举起相机拍了几张照片。

“江工对考古很感兴趣啊。”范队长注意到江春生的举动,笑着走过来。

“我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古墓发掘,确实好奇。”江春生不好意思地笑笑,“不会打扰你们工作吧?”

“不会不会,你也算是我们自己人,随意。”范队长颇为大度地说,“其实大家对考古工作的了解越多,对文物保护就越有利。”

江春生穿梭在东西两个工作现场之间,一会看看西边现代道路路基施工的石灰土制作现场,一会到东边连连几个村民从墓穴里翻出来的五色土。

时间接近中午,第一个开挖的墓穴已经挖下去一米五六深,露出了青膏泥层。江春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神奇的泥土,果然如于永斌所说,和水塘里的淤泥一样,黑黑的、软软的,含水量很大,而且没有一点杂质。

“这就是青膏泥?”江春生好奇地问走过来的于永斌。

“没错,这就是我跟你说过的那种密封泥。”于永斌得意地说,“别看它现在软乎乎的,干了以后硬得像石头,而且密封性特别好,楚国的墓葬都用它。”

范队长走过来解释道:“青膏泥是古代墓葬常用的密封材料,它的致密性可以隔绝空气和水分,为棺椁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保存环境。这一层的出现,意味着我们很快就要接触到棺椁了。”

中午时分,范队长让工人停下来吃饭休息,下午一点再继续。他的计划是一天清理一个墓穴,既保证工作效率,又不至于过于匆忙而损坏文物。

土场这边江春生等几人的午饭,这两天都是老金安排拖石灰土上路的司机从项目部食堂,给他们几人带过来的。虽然大家在现场吃饭的环境不好,而且也没有桌椅板凳,蹲在地上就开吃。但饭菜十分可口,量也足够每人吃的很饱。

下午一点不到,回村里驻地吃饭的民工们都回来了。工地的短暂的宁静很快就被打破。拉石灰土的拖拉机也一辆跟一辆的开进了土场,石勇的装载机与又开始轰鸣起来。——一切又有序的展开。

江春生看看一切正常,他心里惦记着想看看东边墓穴青膏泥里面的棺椁究竟是什么样子。胡文、刘平也非常感兴趣。于是三个闲人不约而同的来到了古墓发掘现场。

因为已经到了青膏泥层,八个民工很快就把整个棺椁的顶板清了出来。于永斌、江春生、胡文和刘平都站在墓穴边上,兴致勃勃地看着考古人员指挥民工开椁板。

江春生注意到墓穴土壁平整,略向内倾斜,上面还能看出古人夯基修整的痕迹。他忍不住举起相机,记录下这跨越两千年的手工痕迹。

黑乎乎的棺椁南北方向静静地躺在还有两米多深的墓穴底部。按照范队长的要求,墓坑块椁板开始撬动。

椁板松动后,墓坑上面的考古队员小王放下一根长绳子,拉拽。沉重又厚实的一块椁板整个离开椁壁,被立了起来,在,紧靠在北侧椁壁的棺木端头露了出来。

江春生忍不住举起相机连拍了两张。几个考古队员显然很有经验,不到半个小时的功夫,四块宽大厚实的椁板都被立起来整齐地靠在了南侧的墓壁上,整个椁室里的一切全部展现在大家面前。

除了一具黑漆漆的棺墓,有空隙的地方,都是满满的黑泥,表面还有薄薄一层清水。因外围有考古队设置的围栏,加之民工们都在筛拌石灰土,忙得热火朝天,挖掘现场也就只有于永斌、江春生等四人在旁观。

于永斌显然不是第一次看开墓,他兴致勃勃地给江春生介绍:“你看到了吗?棺木的南头是一个空格子,那个格子里面就是放陪葬品的,范队长他们称为头箱。这个墓主人一看就家境不怎样,而且埋的是一个女人。”

“女的?你怎么知道的?”江春生、胡文和刘平都露出疑惑不解的表情。

于永斌笑笑,一脸神秘的解释道:“你们看,里面的棺木是靠右也就是靠西边的椁壁放置,楚国那时候的丧葬文化讲究男左女右。我说她是穷人,依据就是她就只有这么一个小头箱放置陪葬品,有钱人会在脚头再留一个脚箱,再有钱的财主,就会是甲字形墓,那棺木里面都会放很多陪葬品,棺木就很大了,必须要开滑道把棺木滑下去。”

江春生恍然大悟,没想到墓葬还有这么多讲究。

考古队员们已经开始清理头箱了。小王蹲在头箱边用水瓢一瓢一瓢地把稀泥舀出来。每舀一瓢,他仔细地用手在水瓢里摸索了一会后才倒进铁桶,让上面的人一桶一桶地提到上去倒掉。

清理了七八桶稀泥后,顺着放进墓穴里的木梯又下来一个中年考古队员。小王开始小心翼翼地从稀泥中把陪葬品一个个摸出来,递给中年人,再轻轻放进铁桶里提上了墓穴。

江春生看着眼前黑乎乎的陶罐陶碗,问范队长:“这些东西有考古价值吗?”

范队长表示:“这一类平民百姓日常的生活用品,同一时期的我们已发掘了很多,而且都是没有任何文字和花纹的素面,除了年代久远,在考古学上,没有什么实际研究价值。”

很快,头箱里的东西清完了,一共清上来十多个陶土罐罐,在几个罐子里面,又摸出几个木头刻制的只有鸡蛋大小的小人、小猪和小鸡。刻制得非常粗糙,只有三分像,用于永斌的话说,“就像是用斧头砍出来的”。

范队长说:“这都是普通木质的,跟椁板一块块这么厚实完完整整,太阳晒几天,水分一挥发就化成粉了。”

范队长吩咐身在稀泥里面像摸鱼一样仔细摸了两遍,一无所获。

终于,范队长发出了开棺指令。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