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伏尔格勒(2/2)
塔利娜公主点了点头。
“我当然记得,带我们回冬宫吧。”
她下意识地将黛莉安拉近,用厚重的黑色毛皮斗篷将自己紧紧裹住。
队伍登上等待已久的、封闭严实的军用马车,在宪兵骑兵队的严密簇拥下,开始向传说中的冬宫进发。
马车碾过积雪和冻硬的烂泥路面,发出嘎吱的声响。
洛林透过结着冰霜的车窗,观察着这座北方巨城的内部景象。
街道宽阔,但异常肮脏。
辉煌的帝国建筑脚下,是触目惊心的贫困。
就在通往权力中心冬宫的主干道旁,在那些宏伟建筑投下的巨大阴影里,蜷缩着大量的人群。
他们衣衫褴褛,许多人仅仅裹着破旧的毛毯或塞满稻草的麻袋,暴露在外的皮肤冻得发紫。
男女老少都有,面黄肌瘦,眼窝深陷,眼神空洞麻木,如同被抽走了灵魂。
他们挤在墙角、桥洞下,或是任何能稍微躲避风雪的地方,如同无声的幽灵。
一些人排着长长的、几乎凝固的队伍,等待着一口不知道何时才会发放的、稀薄的热汤。
空气中除了煤烟味,似乎还隐隐飘荡着一丝绝望和疾病的气息。
这与远处那些灯火通明、马车往来不绝的贵族区和宏伟的政府建筑形成了令人心悸的对比。
洛林皱紧了眉头,这一幕远比任何边境堡垒都更让他感到震动。
他微微侧头,对身旁如同石像般端坐的唐吉诃德低声道:“少校,魔法去问问,怎么叶塞尼亚帝国的首都会有这么多流民。”
唐吉诃德无声颔首。
在马车一次因拥堵短暂停歇时,他迅速而隐蔽地与车窗外一名带队的高级宪兵军官交谈了几句。
对方显然认出了他的军衔和希斯顿人的身份,语气带着戒备和不耐烦,但还是简短地给出了解释。
唐吉诃德缩回车内,车窗迅速关上,隔绝了外面的寒气。
他转向洛林,缓缓说道:
“殿下,问清楚了。今冬严寒提前数月降临,叶塞尼亚帝国南部产粮区遭遇罕见雪灾,粮食大规模绝收。各地储备粮不足,已爆发大规模饥荒,农奴……死伤惨重。”
“一年前就因为这个原因甚引发了数起农奴暴动,虽然很快被当地驻军和第一近卫军团极地熊镇压了下去,但……”
他的目光扫过窗外那些瑟瑟发抖的身影。
“……大量失去土地和家园的流民涌入了首都,指望叶塞尼亚帝国政府的救济活命。宪兵部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防止这些‘不安定因素’冲撞贵族区和重要设施。”
洛林沉默地听着,目光再次投向窗外。
一个抱着婴儿、几乎冻僵的年轻母亲眼神空洞地望着他乘坐的华丽马车驶过。
辉煌的帝都,风雪中的流民,冷酷的宪兵,还有远方那如同黑色山峦般巍峨耸立的冬宫……这一切共同构成了一幅无比真实而残酷的叶塞尼亚帝国图景。
洛林沉默地望着窗外那绝望的景象,那双经历过贫寒与挣扎的眼底,掠过一丝深切的刺痛。
珂尔薇敏锐地捕捉到了他瞬间绷紧的下颌线和微微握紧的拳。
她明白,窗外那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眼神麻木的流民,瞬间击穿了洛林身为亲王的外壳,触碰到了他内心深处那个从未真正忘却的、来自贫民窟的少年。
洛林几乎没有犹豫,下意识地伸手探入礼服内袋,摸出了一个皮质钱袋。
叶塞尼亚帝国使用古老的贵金属货币体系,与希斯顿的纸币克朗不同,他此行特意兑换了大量金币和银币,以备不时之需。
“殿下?怎么了?”
唐吉诃德低声道。
洛林却仿佛没有听见。
他猛地推开马车车窗一小半,凛冽的寒风裹挟着雪沫和细微的煤灰瞬间灌入,吹动了他额前的发丝。
他没有看那些警惕的宪兵,目光直接投向路边蜷缩着的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
几枚印着双头鹰徽记的叶塞尼亚银币从他手中抛出,划出几道微弱的银光,落在妇人身前不远处的雪地里。
起初是片刻的死寂。那妇人茫然地看着雪地里的银光,仿佛无法理解。
但下一秒,周围几个眼尖的流民如同被惊醒的饿狼,猛地扑了过去,争抢起来!
“钱!”
“是银币!”
“给我!”
小小的骚动瞬间爆发,更多的流民被吸引,如同潮水般向马车这边涌来。
他们伸出冻得通红开裂的手,发出含糊不清的乞求。
“大人!行行好!”
“老爷!给点吃的吧!”
宪兵们立刻紧张起来,厉声呵斥着,试图用枪托推开过于靠近的人群,维持通道。
“退后!都退后!不准靠近马车!”
洛林看着窗外混乱的景象,看着那些为了几枚银币而相互推搡、眼中只剩下最基本生存欲望的人们,眉头紧锁,手再次伸向钱袋,似乎想抛出更多。
唐吉诃德沉声道:“殿下,杯水车薪。而且,这会引来不必要的注意,甚至可能被解读为故意制造混乱。”
洛林的手顿住了。
他看着窗外一个被推倒在地、很快又被踩踏的老人,宪兵粗暴地将他拖开。
一股无力感混合着愤怒涌上心头。
他当然知道这几枚银币改变不了什么,但他无法就这样冷漠地转过头去。
他深吸了一口冰冷刺骨的空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缓缓关上了车窗,将外面的乞求、呵斥和风雪声重新隔绝。
马车内陷入一片沉重的寂静。
只有车轮碾过冻土的嘎吱声和窗外模糊的喧嚣继续传来。
珂尔薇沉默地递过一方干净的手帕。洛林这才意识到,刚才探出车窗时,雪水打湿了他的袖口。
他接过手帕,轻轻擦拭。
他再次望向窗外,目光不再仅仅停留在流民身上,而是扫过那些冷酷维持秩序的宪兵,扫过远处巍峨却冰冷的宫廷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