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昨日流入城 > 第512章 伍某死于车祸

第512章 伍某死于车祸(1/2)

目录

把女人当护身符,甲卫权也不例外。

市纪委书记兼监察委主任高建龙,这一次在小组会议上做了“重要讲话”,其他小组成员听完,都默不作声,心中都暗自欢喜。

这给他们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上面大概率,没有要动他们脚下那一亩三分地里的意思。

至于高建龙在年底之前要完成各项指标,高建龙在会议上面已经定了调,矛头是指向教育部门。

甲卫权当然也很关注高建龙,因为高建龙毕竟是高建英最宠的弟弟,从他的言语或态度的流露中,甲卫权想判断出高建英的某些举措。

与高建红团结协作,关系十分密切,这也是甲卫权在给自己加一道护身符。

作为省府纪监负责人,高建英的态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直接反映了省府在这一方面的动向。

所以,甲卫权认为自己依然是很安全的,他在小组会议上,用极简短的语言,肯定了高建龙的讲话。

加快经济建设,四局联动的综合性工程,被甲卫权与阳向东一分为二,各占一片,两人分别赶紧组织和部署,紧锣密鼓的开始动工。

甲卫权最终是把工程交给了江利智去做;

阳向东当然是替吴怡丹争工程,吴怡丹拿到工程后,转包给了市七建公司。

艾影晚一直不走,丁有才,还有其他某一些人,其实都很危险。

偏偏,丁有才还曾向单丽贞建议过,让她不要去理会,随艾影晚去折腾。

如果不是艾影晚,一直在外面游山玩水、寻花问柳的高建龙,又怎么会清楚市内发生的那一些事情呢?

但是,丁有才还没有往这方面去想。

因为最近丁有才的大手笔,那就是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钢琴,而高建龙在会议上,并没有提及“钢琴”二字。

丁有才对此恐怕是有些误解,高建龙之所以有意避开“钢琴”二字,其主要原因,是他认为,李楠蓝那个琴行,是甲卫权的资产,包括李楠蓝,都是甲卫权的秘密。

高建龙并不想碰甲卫权。

这一次,高建龙在小组会议上,做专题发言,说要从严整治教育系统中的各种乱象,比上一次高建龙单独来找丁有才聊天,情况显然是严重多了。

丁有才自己,却不这么认为。

丁有才后来得知,高建龙在会上并没有提钢琴的事,他认为,高建龙还没有想要真的马上针对他。

【另外,丁有才心里一直认为,艾影晚不可能会与高建龙有太多联系。

因为前一次,在从艾影晚手里救走宾艳阳时,高建龙打了艾影晚,打了艾影晚手下的人,都打的不轻。

而这一件事情,宾艳阳在最终被小董搭救时,曾向丁有才讲述过。】

最早往这个方向去想的,反而是伍卫红。

自从离开了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这个位子,伍卫红以躺平的心态,每天过着打卡的日子。

他照常去胡菁菁的拳击馆练习拳击,每天自驾车,来去自由,只是没有了上官梦珺的陪同。

这一天,伍卫红又遇到了前来健身的丁有才,两人打过招呼,健身之后,就又一同到斜对面的酒楼上来小饮两杯。

陪同丁有才一起来健身的叶银艳,借故开车先走,离去了。

【这里插说一下,自从那一次,释家四师兄弟当街闹事,被抓之后,胡菁菁暂停了擂台挑战赛。

说要等三个月之后,再重启擂台挑战赛。

理由是他们拳馆的教练们,被连续车轮战似的接受挑战赛,需要暂时休整一段时间。

拳馆的教练们,其中也有在比赛时受了伤的,身体需要一段恢复时间。】

甲卫权与伍卫红并肩走向“慰莱襄塞酒楼”。

伍卫红就笑着对丁有才说:

“如今啊,别人都躲我躲得远远的,只有你,还敢同我坐下来一起喝酒!”

丁有才,他不可能生出这一种时过境迁的感慨来,所以,他误解地回答说:

“银艳是真的有事,她现在也上班了,不能总在外面溜达。”

两个人坐下来,叫服务生上了酒菜,开始斟酌…

伍卫红就说:“这位小叶,人是长得很爱人,可是,她家的钱老爷,那也不是吃素的人。”

丁有才笑了笑,说:“我也没听人家说过,他怎么怎么厉害?”

伍卫红说:“钱老爷年纪还不算大,也才上升到市委宣传部部长这个岗位上不久,不象我这样的,年纪大了,已经没有了上升空间

所以,他现在沉默一小段时间,不惹事也不得罪人,这很正常的,会咬人的狗不叫。”

伍卫红其实是在提醒丁有才,不要跟叶银艳这种女人搞得太黏糊。

毕竟人家是钱老爷的老婆,钱老爷与叶银艳,还没有离婚。

丁有才与叶银艳却搞得很张扬,甚至还公开的经常同车,在公众场合出双入对。

听伍卫红这么说,丁有才只是认为,伍卫红是由于心情低落,才来这样发两句牢骚。

所以,丁有才不以为然的说:“他都不管他老婆,两个人基本上是处于分居状态,这能有什么事?”

伍卫红就说:“老丁,你想过没有,那高建龙,为什么会突然把矛头指向你呢?他不是也不管他老婆吗?”

伍卫红这句话,正戳在丁有才的心窝子上。

丁有才还在担心,他其实仍然无法肯定,高建龙会不会突然对他发难。

丁有才边饮酒边说:“高建龙不一样,这人仗着家族势力,向来横惯了,只他搞得别人的,别人如果搞了他的,他就霸道起来了。

老伍,你还听说了什么?不妨都说来听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