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白衣渡江(2/2)
“差不多吧,但刘备的那一句得凉州再还荆州,让孙权明白了,刘备就没打算还。”
“之后孙权私自委任并派遣长沙,零陵,贵阳的官员去上任。”
朱媺娖愣住了:“守荆州的可是关羽啊。”
“对呀,就关羽的脾气,根本不能忍,所以孙权的人被赶回去了,之后孙权就让吕蒙去打三郡。”
“长沙,贵阳两郡不战而降,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刘备才从益州过来和孙权谈判。”
“这也是孙刘的湘水画界。”
“对于刘备来说,长沙贵阳已经被拿下了,如果这个时候和孙权撕破脸,高兴的是曹操。”
“如果曹操打过来,刘备必定被两面夹击,所以也就默认了。”
“但作为荆州精华之一的南郡还在刘备手中,孙权一直耿耿于怀。”
朱媺娖明白了:“所以打起来是迟早的事呗。”
“对,已经兵戎相见了,说白了就是撕破脸了。”
“以当时的情况来说,背叛个盟友,赖个账也没什么,但要看是什么形势。”
“当初借南郡,就是为了让刘备顶一下,就算刘备拿下益州,也一样要承担,当时的湘水画界已经是确定了两家平分,也就不至于打破这个平衡。”
“这其中的根本逻辑就是魏国实力超过了孙刘两家,形势比人强。”
“全据长江对于孙权来说并没有错,但问题就在于偷袭荆州后,刘备会不会来拼命?”
“这是不可控制的,如果刘备东征时,魏国再南下呢?会打谁?”
朱媺娖摇了摇头:“不知道。”
“益州易守难攻,如果曹魏真的南下,打东吴的几率更大。”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刘晔就上书曹丕。”
“吴绝在江、汉之表,无内臣之心久矣。陛下虽齐德有虞,然丑虏之性,未有所感。因难求臣,必难信也。彼必外迫内困,然后发此使耳。可因其穷,袭而取之。夫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不可不察也。”
“刘晔已经看出来了,孙权称臣就是装装样子,不如趁着刘备和孙权打的时候南下,一鼓作气拿下东吴。”
“设想一下,如果曹丕听了呢?”
朱媺娖就算再不通军事,那也能明白这个道理:“东吴就危险了。”
“对啊,这件事对孙权完成的危害非常大,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那曹丕为什么不听?”
“很简单,那场战役看似孙权赢了,但实际上,孙权也输了,如果没有司马家,夷陵之战,曹魏是唯一的赢家。”
“曹魏的实力本来就强,刘备和孙权的内耗,让两家那点小到看不到希望彻底消失了。”
“对于大局来说,这完全是鼠目寸光的行为,为了蝇头小利舍弃大局,和丢了西瓜捡芝麻有什么区别。”
“所以不管是吕蒙自作主张还是孙权指使,白衣渡江绝对会被后人诟病,东吴犬类和鼠辈的名号跑不了。”
随后,张彦看向朱媺娖:“实际上,后面还有治疗高血压的良药。”
“什么呀?”朱媺娖不懂了。
“你可以看看南明史。”
“啊?给我看看。”朱媺娖接过了南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