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不过平户英国商馆,我打算拖到年底再关(2/2)
“这些桦木台子最适合摆样品,丝绸放这儿,印度的香料放那边,衬上深蓝色粗布,瞧着清爽。”
李国助注意到大厅外围有圈半开放式回廊,廊下隐约可见水曲柳隔间的木门,木纹呈漂亮的波浪状。
考克斯顺着他的目光笑道:
“那圈回廊打算请公证人和翻译驻场,右手边最大的隔间留给货币兑换商,”
“用的是柞木桌案,硬实得很,算盘珠子磨十年都不怕出坑。”
李旦走到角落的胡桃木公证桌前,指尖拂过桌面的自然花纹:
“这胡桃木倒少见,瞧着比寻常木料更致密。”
“是从北边的山里运来的,”
考克斯笑道,
“本地木匠说胡桃木做桌案最稳当,蘸了墨汁也不怕渗。”
他指着墙面铜钩,
“将来价目表、船期公告往这儿一挂,商人进来就知道行情。你们瞧那面墙——”
他指向西侧,那里隐约有壁画残痕,
“原是幅贸易寓言画,虽褪了色,倒合咱们做买卖的景。”
翁翊皇望着中央空荡荡的区域,脚边摆着几张落叶松长凳,凳面打磨得光滑却保留着木材的原始肌理:“这些长凳瞧着扎实,怕是能坐几十年。”
“可不是,”
考克斯弯腰掂了掂凳腿,
“落叶松在咱这地方遍地都是,耐冻又抗腐,做桁架、长凳最合用。”
他忽然眼睛一亮,指着中央空地,
“这儿该摆张榆木谈判桌,榆木纹理顺,瞧着敞亮,谈生意也顺气。”
李国助绕着回廊走了半圈,回来时指尖沾着点木屑:
“屋顶桁架用的是樟子松,劈开来里头带着红纹,本地船工说这木料泡在水里三年都不烂。”
“可不是,”
考克斯推开一扇回廊小门,露出里面的柞木铁柜,
“连这些壁龛柜都用了柞木,硬得能当磨刀石,比威尼斯的橡木还经造。”
他转身朝众人摊手,
“怎么样?全用的本地木料,既省了运费,又合咱这地方的气候,下月初就能开馆了吧?”
李旦望着窗外投进来的光斑落在水曲柳木门上,笑道:
“有这满屋子松木、桦木的踏实劲儿,怕是用不了下月,就能听见这里敲着榆木桌面讨价还价的声儿了。”
考克斯摩挲着身旁的桦木展示台,忽然道:“不过平户英国商馆,我打算拖到年底再关。”
“这是为何?”
李旦有些诧异,他知道靠着永明镇商品的专卖权,平户商馆早已扭亏为盈,按说该趁热打铁才是。
考克斯眉峰微蹙:
“日本那边近来对我们盯得紧,荷兰人又在幕府跟前煽风,说永明镇的生丝抢了他们的路子。”
“眼下还有几笔生丝的长期订单得履约到12月,商馆里囤积的货、跟当地工匠订的装丝木箱,都得一点点清点转移,总不能让日本人挑出错处,说我们英国人不守商道。”
廉司南在旁点头:
“幕府上个月还下了令,外国商馆出货都得经奉行所查验,关税也比从前苛了三成,确实得稳妥收尾。”
李旦恍然点头:“原来是这样——日本人的心思向来难猜,是该小心些。”
考克斯走到窗边,望着运河上的船影笑了笑:
“早定下十二月底闭馆,刚好赶在年内收利落,到时候这边新馆也开顺了,两头不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