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巧施反间计(1/2)
曹丕驾崩之前,留下四位辅政大臣。
分别是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以及抚军大将军司马懿。
曹丕立平原王曹叡为大魏皇帝,曹丕驾崩后,谥号文皇帝,曹叡的母亲甄氏为文昭皇后。
曹叡即位后,大赦天下,封钟繇为太傅,王朗为司徒,华歆为太尉。
另外,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升任为骠骑大将军,提领魏军人马镇守洛阳西方门户——函谷关。
针对魏国突如其来的变故,刘禅立刻召集群臣到未央殿议事。
“诸位,如今曹丕已死,孺子曹叡即位,在此魏国新君交替之际,汝等有何想法?”刘禅看向殿内群臣问道。
诸葛亮手持羽扇缓缓而出,拱手道:“陛下,曹叡比之曹操、曹丕父子二人尚有不及,不足虑也,臣担心的是刚升任的骠骑大将军司马懿。”
顿了顿,诸葛亮继续道:“司马懿深有谋略,今屯兵函谷,倘若成势,必为大汉的心腹之患,到时潼关危矣,长安危矣!”
刘禅看向诸葛亮问道:“那依相父之见,为之奈何?”
诸葛亮停顿片刻,旋即眼神坚定道:“我等当先下手为强,以长安之兵直袭函谷,挥师北伐!”
北伐!
这项贯穿于蜀汉后期的军事国策,终于还是要来了吗?
就在刘禅蹙眉间,参军马谡出列道:“陛下,丞相刚平定南中不久,军马疲敝,将士们还未与家人共享天伦,岂可再次出征?臣有一计,可使司马懿死于曹叡之手。”
刘禅眼皮一跳,看向马谡道:“幼常先生请讲。”
马谡定了定神,说道:“曹叡此人,控制欲极强,对权臣多有猜忌之心,司马懿虽为辅政之臣,但曹叡对其并不信任...”
“依臣之见,不如秘密派遣细作,到洛阳、邺城等处,张贴告示,散布流言,称司马懿欲反,准备弃魏自立,以此离间其君臣二人...”
“如此曹叡必心神不宁,必然对司马懿痛下杀手。”
刘禅托着下巴,轻声呢喃道:“反间计吗?”
旋即他的目光看向诸葛亮道:“相父以为如何?”
诸葛亮沉声道:“幼常之计值得一试。”
刘禅看向马谡点头应道:“那便依先生之言!”
紧接着,刘禅连夜召集血衣卫,挑选出八名头脑灵活,善于随机应变的将士前往魏地,在洛阳、邺城两地散布司马懿欲要造反的言论。
洛阳城内,夏日的微风拂动柳条在宫墙间摇曳,崇华殿前,魏军侍卫铁甲森严,刀戟如林,殿内铜炉内香气袅袅,却驱不尽那压抑的气息。
身在龙椅的曹叡坐立不安,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扶手。
只见他生得面如冠玉,眉宇间既有父亲曹丕的凌厉,又带有母亲甄氏的柔美,倒真是翩翩少年郎。
他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却已显几分帝王的威仪,一双桃花眼微微上挑,闪烁着不安的光芒。
“陛下,华太尉,王司徒到了。”内侍脚步匆匆而至禀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