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委以重任(2/2)
两个大男人离别,也没有太多的矫情,刘禅扔下最后两个字后,转身离去。
“全军听令,开拔!”
……
……
诸葛亮率领军队开拔后,令张苞、关索为先锋,大队兵马,往南而去。
饥餐渴饮,夜住晓行,所经之处,秋毫无犯。
诸葛亮走后,刘禅继续实行诸葛亮在成都时的仁政,鼓励生产,发展农桑,建设商业,兴修水利,兴办夜市,强兵练军。
为此,刘禅还提拔了一批文官辅佐,如费祎,郭攸之,陈震,马谡,邓芝,伊籍等,总之不管是刘备遗留下来的大臣,还是初入官场的年轻人,只要有能力,都量才而用,唯才是举。
一时间,蜀汉之成都,变得空前之繁荣。
不知不觉间,蜀中的第一次科举考试悄然来临。
自科举制度落实后,刘禅便着手筹备科举事宜,此次科举考试,刘禅亲自命题,并亲自坐镇统筹全局,由此可见他对第一次科考的重视。
不仅如此,蜀中的科考宣传,在全国范围内也相当广泛,本次科考分文试和武试两场,无视出身,无视门第,无视品行,唯才是举!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消息一出,全国哗然,尤其是远在魏吴两国的寒门子弟,听说蜀中的科考之后,不少人便有了远赴成都之心。
未央殿内,刘禅洋洋洒洒地在纸上写下了几个重要的名字。
邓艾,杜预,文鸯,羊祜。
“绍先!”
听到刘禅的喊声,霍弋快步来到他的面前。
“陛下有何吩咐?”
刘禅深深注视着霍弋,说道:“有件事需要你去办。”
说着,刘禅将刚写好的纸递到他手中:“你带着朕的血衣卫,前往魏地寻找这几人与其交好,后面四人都是世家子弟,直接劝降恐怕不易,只要与其交好即可,唯独这邓艾...”
停顿片刻,刘禅接着道:“此人出身寒门,有些口吃,如今在魏地官职不高,你去找到他,将其说服归降大汉,只要他肯举家迁往成都,朕必许以高官厚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