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演武断案结 天家凉薄叹(2/2)
“大哥……”他猛然扑向武承煜,衣摆在地面拖出屈辱的褶皱,“不,太子殿下!臣弟愿剖心沥血为您效命,只求殿下念在手足之情,救救臣弟……”话音戛然而止,剧烈的咳嗽袭来,咳出的血沫溅落在太子玄色靴面上,洇开点点猩红,触目惊心。
见武承煜不为所动,他又转向武承零,双目含悲,宛若泣血杜鹃:“五妹!幼时你跌落荷塘,是三哥纵身跃入水中将你救起;你生辰想要赤山玉盏,是三哥冒雨奔波,四处求告才为你寻来……”他膝行几步,发髻散乱如风中败絮,“父皇素来最疼于你,只要你肯为三哥开口求情……”尾音消散在空气里,只余破碎的抽噎在空旷的演武场中回荡,满是凄凉。
武承零朱唇微启,一句“三哥”刚出口,却见武承煜的手掌颤抖着抬起,似要阻挡她接下来的话语。他复杂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决绝,缓缓摇了摇头——那动作,像是在与往昔的手足情谊做最后的诀别,又似不愿妹妹卷入这滔天祸事,落得万劫不复。
随即,他对着一旁的侍卫轻轻颔首,示意将三弟带走。
当侍卫的铁手扣上武承涣的臂膀时,他忽然仰头大笑,笑声尖锐刺耳,撕裂了演武场的死寂。“哈哈哈哈!”那笑声里满是癫狂与悲凉,“世人皆道帝王家薄情寡义,今日我才算真正见识!”
他猩红的双眼死死盯住人群中神色淡然的武承铫,厉声道:“二哥,你以为扳倒我,你便能全身而退?别忘了,我们早已是一条船上的人,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说着,他又将森冷的目光投向海宝儿,眼中翻涌着化不开的怨毒:“海宝儿,今日你暂且占优,又能如何?这朝堂如棋局,落子无悔却从无定数。且看他日,究竟鹿死谁手!”
最后几个字几乎是从齿缝中迸出,带着玉石俱焚的狠厉。
一腔孤戚付与空,再无半分指望。武承涣不再挣扎,任由侍卫拖拽着远去,只留下一地破碎的尊严,以及尚未了结的恩怨,在风中飘散。
特赋《演武场断案行》一首:
赤蕈蛊埋千重局,密函谋定半幅机。
血诏衔冤惊玉阙,金銮降旨震天扉。
一朝免冠龙章坠,永黜宗潢帝籍违。
最叹天家遗旧梦,权谋翻覆竟谁归?
正义虽迟,终不缺席。随着这场惊天大案尘埃落定,所有人心中的一块大石总算落地。可,所有又都知道,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不知还隐藏着多少新的阴谋与算计。
皇宫深处的权力斗争,从未真正停歇。新的故事,新的挑战,还等着武承煜、海宝儿等人去面对,去破局。
终了,武承煜脚步微顿,侧身靠近海宝儿,压低的嗓音中裹着几分焦虑与困惑:“少傅,父皇宣召仅点你一人觐见。如今‘绯雾案’线索全无,朝堂之上人心惶惶,他却泰然自若、缄口不言。这般反常态度,实在令人捉摸不透——不知父皇究竟在暗中筹谋何事?”
海宝儿无奈摇头,眸光深邃如渊:“正因如此,这才是我最为忧心之处。陛下圣心如海、天威难测,武承涣不过是他布下的一枚弃子,‘绯雾案’的关键,恐怕早已在他掌心翻覆掌控。今日当众定罪,既为震慑朝堂,又留有转圜余地——武承涣若安分守己,尚可苟全性命。而陛下独独召见我,表面是委以重任,实则是将我推至风口浪尖,让我成为明面上的‘执棋者’。可真正的杀招,却藏在层层迷雾深处,尚未显露。”
武承煜若有所思地点头,自然听出海宝儿话中的弦外之音——所谓“执棋者”,不过是替帝王试探人心的棋子;而这看似简单的“绯雾案”,实则是帝王抛出的诱饵,意在搅动朝堂风云,甄别群臣忠奸。
因此,这场权力博弈,远未到落幕之时!
武承煜神色凝重,沉声问:“那接下来,我们应当如何应对?”
海宝儿凝视着他,良久才露出一抹苦涩笑意:“番商请愿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乃国之重务,你必须亲力亲为,妥善处置。至于其他事宜,须知知道得越多,反而越危险。如今你监国理政,唯有‘稳’字当头,将分内之事做到尽善尽美,才是重中之重。有些事,不必追问究竟;有些局,不必强行看透。”
海宝儿这番暗含玄机的话语,让武承煜一时难以参透其中深意。但出于对这位智囊的绝对信赖,他并未多问,只是微微颔首,旋即率领群臣往鸿胪寺方向而去,步履沉稳,肩负起储君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