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招降晋绥军(1/2)
“杀啊!”他一边喊着,一边率先冲向城墙的缺口。
紧跟在王山峰身后的,是班长孙成刚。他一边奔跑,一边大声鼓舞着士气:
“弟兄们,冲起来!别让小鬼子和那些叛徒跑了!”孙成刚的声音坚定有力,给周围的战士们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战士们纷纷加快脚步,彼此之间保持着紧密的阵型,向着目标全力冲刺。
在奔向城墙豁口的过程中,战士们还不忘相互提醒。“注意脚下,别摔着!”
“跟紧队伍,别掉队!”一声声关切的呼喊,在队伍中此起彼伏,展现出战士们之间深厚的情谊与默契。
当靠近城墙豁口时,敌人似乎也察觉到了危险,开始组织起微弱的抵抗。稀疏的子弹朝着独立十一团的将士们射来,但这丝毫没有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
战士楚四郎腿部不幸中弹,一个踉跄差点摔倒。旁边的战友王五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他:
“四郎,咋样?能坚持不?”楚四郎咬着牙,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但仍坚定地说:“能行!别管我,继续冲!”
王五犹豫了一下,李四用力推了他一把:“快走!别因为我耽误了战机!”王五只好继续向前冲去,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为李四报仇。
独立十一团的将士们顶着敌人的火力,终于冲到了城墙豁口。此时,晋绥军和小鬼子的残余力量正在负隅顽抗,但他们的抵抗显得如此无力。
高致远见状,大喊一声:“弟兄们,跟他们拼了!”说完,率先跳进了豁口内,与敌人展开了近身肉搏。
王山峰也不甘示弱,他瞅准一个正举枪瞄准的小鬼子,一个箭步冲上去,用刺刀狠狠地刺进了小鬼子的胸膛。小鬼子惨叫一声,倒在了地上。王大力拔出刺刀,又朝着另一个敌人冲去。
在豁口内,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战士们凭借着顽强的斗志和对敌人的仇恨,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拼杀。
有的战士与敌人扭打在一起,用拳头、用牙齿与敌人战斗;有的战士则灵活地穿梭在敌人之间,寻找机会给予致命一击。
孙成刚在战斗中,遇到了一个身材高大的晋绥军军官。那军官挥舞着军刀,恶狠狠地朝他砍来。
孙成刚侧身一闪,避开了这凌厉的一击。然后,他趁军官收刀不及,用手中的枪托狠狠地砸在军官的头上。军官被砸得头晕目眩,孙成刚趁机夺过他的军刀,反手一挥,将那军官砍倒在地。
随着越来越多的独立十一团战士涌入豁口,敌人的防线逐渐崩溃。晋绥军和小鬼子开始四处逃窜,但独立十一团的将士们怎会轻易放过他们。战士们乘胜追击,将敌人逼入了县城的各个角落。
在县城的街道上,战斗仍在继续。独立十一团的将士们分成多个小队,对敌人进行搜捕和清剿。每一个角落,每一条街道,都成为了消灭敌人的战场。战士们不放过任何一个敌人,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敌人的痛恨。
高致远站在繁峙县城的街道中央,看着战士们英勇战斗的身影,心中充满了自豪。他知道,这场战斗的胜利已经近在咫尺。
而独立十一团的将士们,也在这场战斗中,彻底摒弃了之前的杂念,变得更加团结和坚定。
当高致远带领着独立十一团如汹涌的潮水般迅猛冲入繁峙县城后,独立四团按照既定战略,迅速从繁峙县外围向忻州方向疾进。
孙钰青深谋远虑,深知繁峙县内残敌未清,于是特意留下独立五团,准备协助独立十一团完成收编残敌以及阻击晋绥军与小鬼子逃窜的重要任务。
独立十一团刚踏入繁峙县城,一幅震撼而复杂的画面便映入眼帘。只见街道上一片狼藉,硝烟尚未散尽,刺鼻的火药味弥漫在空气中。
大量的晋绥军士兵,有的惊慌失措地四处张望,有的则干脆瘫坐在地上,脸上写满了恐惧与绝望。而部分小鬼子,虽仍试图保持着所谓的“武士道”精神,但眼神中也难掩慌乱之色。
此前,八路军365师在陈振华的指挥下,已多次重创敌军,尤其是将晋绥军一个旅歼灭的辉煌战绩,早已让晋绥军闻风丧胆。
当繁峙县县城在铺天盖地的炮火中城墙被轰塌,那如雷霆般的万炮齐发场景,彻底摧毁了晋绥军的心理防线。许多晋绥军士兵深知大势已去,纷纷选择投降。
在一条狭窄的街道上,独立十一团的战士们如猛虎下山般向前推进。战士小张和小李冲在队伍前列,他们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突然,前方出现了一群晋绥军士兵,约有二十余人。他们手中虽握着武器,但眼神中却满是犹豫与恐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