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554章 阴邓

第554章 阴邓(1/2)

目录

第554章阴邓

八国联使远道而来,

皇帝热情的接见了他们。

臣子们也因此歌颂起来,认为这是大汉天威远布四方,天下安定昌盛的表现。

这样的称讚被皇帝听了进去,使得他即便见了刘楚的捲髮使者,也能施以和蔼亲切的態度。

“想不到前汉的广宗王,竟然还有这样的奇遇。”

在论敘亲缘,查验族谱后,皇帝还对刘楚使者如此感慨道,“想来较之西秦太祖,也是不差多少的。”

只是刘楚如今已於蛮山夷海间立足壮大,西秦的社稷却仍未熄灭战火。

说来还是让人嘆息於时光的无情。

隨后,

皇帝又向使者们询问了泰西的情况,並嘉奖了这些诸侯开拓域外夷土的功劳。

至於罗马,

他则是对塔西佗这位使者说道:

“汉罗並为大地两端的国家,距离遥远,且文质相似,不应当对立敌视。”

“朕之后也应当派遣使者,隨你去往罗马,以示礼尚往来的情谊。”

塔西佗用罗马的礼节回应了皇帝的友善,並用域外人常见的直白说法表示:

“两国的友谊必將长存到时间的尽头!”

皇帝於是哈哈大笑起来,觉得罗马比起秦人还要討他的欢喜。

虽说罗马被秦人评价为“有类於我”,

可汉罗之间,只存在著单纯商贸往来。

而秦汉之爭,却是延续了三百年的。

真可惜

哪怕眼下嬴秦已经炸得四分五裂,大汉还是没能等来老对手的低头。

皇帝心里想著,又吩咐官员,为各国使者安排优越的暂住条件,不得怠慢对方。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更何况泰西诸国送来的,也不是鹅毛,而是诸侯们精心挑选的礼物。

八国联使很感激皇帝的宽厚,又称颂了几句天子的恩德后,便回到使馆,享受起了在中原的生活。

不远万里而来,

他们自然不是见完天子,便转身打道回府的。

中原的风土人情还没有好好品味,

谁又捨得离开呢

就这样,

使者们在洛阳停留了下来,並在之后的日子里四处访问扯得上关係的亲友。

塔西佗虽是纯纯的外人,可正因如此,他不偏不倚的言论更能得到君子们的信任,

加上罗马自有其照耀夺目的文明,所以也常被洛阳的贵人们邀请参加宴会,谈论些两国间的事情。

而在皇宫之中,

阴皇后却对这些使者表达了不满之情。

她对皇帝抱怨说,“这些小国带来的礼物並不奢侈华美,即便是產自於域外万里的东西,也不值得陛下如此恩赐重视。”

如今,

皇帝虽因邓绥的智慧果敢,而减少了对阴氏的喜爱。

可对方到底是皇后,

皇后的尊崇和权柄,皇帝仍旧给予了她。

只是,

阴氏先前让皇帝喜欢的活泼伶俐,並不適合处理国政,履行好大汉朝女主人的职责——

皇帝將前来朝贡的小国、各地郡县献上的礼物交给阴皇后处理,让她从国库中挑选合適的赠还,表明大汉的態度。

这是涉及政治和外交的事,自然需要多思一些。

结果阴皇后只单纯的將礼物按照奢华程度划分品级,並將上等收留,次等退还。

被退回礼物者自然感到惶恐,隨后便又辛苦寻来珍宝,討好皇后。

皇帝曾指出过阴皇后在这方面的不妥,但阴氏却理直气壮的说:

“天下太平昌盛,本就该享受富贵啊!”

“祖宗创业艰难,子孙既要维护好它,也要接受祖宗的恩泽嘛!”

先人吃苦,是为了不让后人再吃苦。

若子孙做了帝王,还没有辜负宗庙的期待,又何必用简朴来约束自己呢

这是君主辛苦治国应得的嘛!

为了说服皇帝,阴皇后还讲了《管子》中的文句,举了既好美色又爱游猎,最后却首霸中原的齐桓公的例子。

皇帝心中不认同她的说法,但当时念及对阴氏的宠爱,便没有强硬令其改正,只多说了她一些。

阴氏对此有些埋怨,更不愿修改自己的做法。

这次泰西诸国到来,她仍以前例应对,认为皇帝收了这些简单的礼物,让八国联使入住华美的宅邸,实在有些亏本。

皇帝这次没有忍耐。

“泰西距离中原何其遥远,其使愿冒风险而来朝见我,情谊早已超过了寻常的金银宝物。”

“你既然做了皇后,也应当展露国母的胸怀,多为朝廷的体面威严考虑。”

国家固然有需要算好帐的事,

可哪有事事都如此的

只会打著算盘做事的,那不叫朝廷,应该叫做商贾啊!

阴皇后被他说的委屈起来。

但她不觉得自己有错,反而指责皇帝,“你是为了邓绥而怪罪我吗”

“早知道她会和我爭夺你的宠爱,我当初便不应该同她友善!”

阴皇后,是今汉开国功臣邓禹的曾外孙女。

而邓绥,则是邓禹的孙女。

双方年纪相近,在年幼的时候曾被大人带在一起玩耍过。

虽然先后入了皇帝的后宫,在辈分上出现了一下奇怪的变化,不过纳世家显贵之女为妃,本就是联姻常有之事,

何况世人论说亲缘,大多从父亲那边算起,是以阴、邓二人的情况,也称不上什么问题。

竇太后的例子还摆在眼前,

成为大汉皇后、太后,能够为家族带来的荣誉、富贵,也实在充满诱惑,

区区小事,不至於成为权贵送女子入宫投资的羈绊。

皇帝无奈的说,“这跟邓绥又有什么关係呢”

“你先前去了她那里,回来便对我发出指责,难道不是因为她的挑唆吗”

“那是因为她好奇泰西诸侯的由来,向我询问了几句而已!”

泰西诸侯的来歷对於今汉的君臣来说,称得上是一种惊嚇。

关於罗马,

早在使者到来以前,他们便有所了解。

与之比邻而居,从最初的相爱相亲,到最后的相杀相爭的嬴秦,早已將罗马的情况带到了中原。

所以先帝时听说有罗马使者来到中原,君臣只小小的惊诧了一下,隨后便从容的招待起来。

可泰西这几个突然探头出来,拿著光武册封文书,信誓旦旦的说自己是得到了天子许可,並不是非法建国的诸夏之国,究竟什么情况

当年有这么一回事吗

有赖於章帝的英年早逝,

这使得当今距离光武之时,还没有太过遥远,许多文书记录並未隨著时光流逝、后来人的疏於管理而腐朽破碎,仍旧可以翻阅查看。

一些生长於光武时期的老臣也把脑子里的回忆翻来翻去,最后都没有找到相关的脉络。

好在,

经歷了一番探查,他们在明帝时期的档案中找到了记录。

而当洛阳君臣解开了疑惑,泰西诸侯们也能大呼一声“臣此身分明”时,

阴间的光武则是瞪著眼睛询问儿子,“当初託梦,不是让你把手续补好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