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 1316.大买卖

1316.大买卖(1/2)

目录

“小骆总啊,今天这是您牵的线,搭的桥,您可得跟我们大伙说说啊,白袍子这位王子他到底是为什么啊?”

带队前来的寿光农业控股集团副总张学松出来之后就拉着骆一航直接问。

骆一航笑道:“还能为啥,升官发财娶老婆呗。”

“哎呀!”张学松无奈道,“小骆总,您就别跟我们开玩笑了,他都王子了,还咋升官发财,又不像我们这帮庄稼汉。”

他都副总了,咋还庄稼汉啊?

唉,这年头,说实话没人信。

骆一航把张学松他们请到自己的套房。

拿出笔记本电脑找出背景资料。

他也没个助理,端茶倒水就让张学松他们自己来了。

不过这时候也没心思喝茶。

骆一航找出资料,把笔记本电脑放在茶几上让他们挤在一起看。

自己在旁边介绍。

“我那好哥们曼苏尔,他这次是代表迪拜王室来的。我先跟各位说说迪拜。”

“他们那边食物85%依赖进口,蔬菜水果更是92%是进口的。每年超过三百万吨。”

“蔬菜水果这东西咱们都是做农业的,都清楚,它不耐运输,也不耐储存。”

“他们进口的即便主要都是洋葱、西红柿、黄瓜、生菜这些相对耐运输的,损耗量也接近一半,每年投放到市场上,也就一百三十万吨。”

“迪拜我去过,你们知道那边菜价多贵么,咱们这儿最普通的上海青,那边超市里面54块钱一公斤。”

“就这还不是新鲜的,叶子都蔫了。”

这话一说张学松他们就有概念了,上海青,那玩意在寿光,地头收购价三毛五毛,超市里卖的也不过一两块,顶多三四块。

五十四一公斤,什么概念!太夸张了。

“你们就当那边是咱九十年代以前,没有菜篮子工程的时候的北方……”骆一航又做个比喻,不过想想,不对,“比那时候还惨,他们本地几乎没有,全都得外运,还是跨海外运,从伊朗、印度、非洲那边进口。”

“他们虽然有钱,但钱也不能乱花呀。所以想把这块补上。”

这一回,张学松他们又是心有戚戚,没菜篮子工程的时候,那太可怜了。

一到冬天,北方除了白菜就是白菜,早晨腌白菜,中午炖白菜,晚上熬白菜,一冬天人都变成白菜色,脸蛋绿哇哇的。

都说迪拜富,哪哪儿都是金子,没想到吃口菜这么困难。

不过他们也是真有钱啊。

“这里写着迪拜三百八十万人口,直接上年产三百万吨的智能温室,按照一个人一年一千六百斤的量来的,都快赶上咱国内人均了。”

国内年产蔬菜8.6亿吨,水果3.3亿吨,简单除以14亿人,人均每年1700斤。

“就算是进口也不少啊,一百三十万吨,也小七百斤呢。”另一位指着电脑屏幕说道。

并啧啧称奇,“真有钱。”

骆一航暗笑,还七百斤?三百斤都够呛,别拿中国人的观念往上套。

在曼苏尔他们眼里,迪拜就四十万人,整个阿联酋也只有120万人,也就这部分能达到七百斤的水平。

其他外籍劳工不算人,还想吃菜,给点葱头不错啦。

到港那130万吨,最起码有一半是要转口到沙特、阿曼再赚一笔。

沙特也不老实,他们会继续往约旦、埃及、苏丹、厄立特里亚倒手。

骆一航拿过电脑找出中东地图,在上面画了一个圈。

“这一片,都是沙漠,都缺蔬菜水果,迪拜港守着波斯湾入口,其实算便宜的。”

“他们可不傻,等温室建起来,不但自己消耗,还得往外卖呢,中东北非广阔市场大有可为。”

“二道贩子是中东各国最喜欢的生态位。”

“所以大家把心放肚子里,他们肯定不会亏,咱们也得有得赚。赶紧估计一份报价单来,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好跟他们谈价。”

了解到了背景资料,张学松他们也踏实了。

又开了间会议室,开始统计各项数据准备报价单。

寿光农业控股集团是寿光市属国有独资企业,以农业服务为核心业务,涵盖林业、畜牧、渔业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相关业务啥都有。

即便没有,这次一起来的人里也有相关企业。

再没有,还能摇人。

山东、寿光,只要跟农业相关,啥没有啊。

年产300万吨蔬菜水果,现在还不知道具体是些什么品种。

就往富裕了算呗。

考虑到迪拜那地方,什么都缺,高科技智能温室确实是个很好的选择,虽然造价高些,但单位面积产量大,循环利用率高,省水省肥省土,相对而言比传统温室还更划算。

骆一航提供的,他送给曼苏尔的见面礼,种植豌豆颠的温室就是智能温室,5000平米,迪拜市政供电供水。

每平米年产量7.5公斤,比国内大田种出来的每平米的5.4公斤还高。

除了耗电大没毛病。

电,咱有光伏。

忙了一宿。

最后规划出1500个单体面积一万平米的智能温室,据测算这么大的温室在迪拜最合适,也是成熟工艺技术。

占地二十平方公里。

温室本身总造价234亿人民币。

配套设施,能源,光伏板、储能电池、备用柴油发电机;灌溉,反渗透海水淡化设备,智能水肥一体系统;水处理,雨水收集设备、污水处理、中水回收;还有防灾,消防、监控、预警、抗风;再加上道路、供电、监控、通讯。

等等等等这些吧,大概180亿人民币。

运费、人工费、建造设备这些,总体再加上15%,一共6亿。

预计工期五年。

在国内当然用不了这么久,但在迪拜,啥都没有,水泥都得从国内往过去运,况且还是沙漠里面。

工期一下子就拖长了。

唯一的好处就是不用考虑那帮子环保组织动保组织啥的,工期只是拖长,而不是遥遥无期没谱多长。

看到统计出来的数字。

张学松他们倒吸一口凉气。

太尼玛贵了,海外项目,总得多赚点吧,就算赚三成,620亿。

再把人王子吓跑咯。

这可不是号称,不是名义投资,要想干成这事,就得实打实拿出这么多钱。

对此,骆一航倒是不意外,既然应这件事,他自然是估算过的。

对面的底牌差不多都知道。

几百亿而已,不叫事。

况且,几百亿?骆一航这边还没开口呢。

“最后不管谈下来多少钱,我要两成。”骆一航露出獠牙。

张学松他们心里忽悠一下子。

“这还没谈好呢,您就要中介费,小骆总您也太狠了吧。”张学松还真是实诚人,有啥说啥。

骆一航摆摆手,“这不是中介费,这是我应得的。咱们算出来总面积是二十平方公里对吧,我提供三百平方公里草原,建设成本最少能降低十分之一,工期缩短三分之一。我这钱不是白拿的吧。”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对啊,人家小骆总手里有超级马兰草,这东西最开始就是为了在沙漠里建工程用的。

好处数不胜数。

宁夏那个样本工程,费用节省了四分之一呢。

十分之一还是悠着说的。

工期缩短三分之一,省的钱就不止一成。

还有早回款呢。

给人家小骆总两成,干的过,真干的过。

张学松眼珠一转,顺杆就爬,“那您小骆总得帮着谈价。您是按销售额比例分成,您谈的越多,您挣的越多。”

骆一航竖起大拇指,“真有您的。”

随即站起身,“那就走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