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四合院:开局进入陶瓷厂 > 第620章 关于细节的敲定!

第620章 关于细节的敲定!(1/2)

目录

回到办公室,他甚至没有给自己泡上一杯热茶的时间。

从轻工部回来的一路奔波,以及与领导会面时的精神高度集中,此刻都化作了一股更为强劲的动力。

此时他将公文包随手放在一旁,随后他从抽屉里拿出了一沓崭新的稿纸,拧开钢笔的笔帽,又一次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方案虽然已经得到了姜领导的首肯,但在李峰看来,关于这个方案还是有需要补充的地方。

其实真正的挑战,是在于将这个框架填充得血肉丰满,在于预见并解决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每一个细枝末节的问题。

此时他的笔尖在纸上飞快地移动,一行行清晰的字迹随之浮现。

“问题一:硬件兼容性,目前国外的计算机硬件型号繁杂,标准不一,需要制定统一的接口协议,确保不同厂家的设备能够协同工作,虽然已经有了成功研究出机床控制系统的经验,但这个是全自动化的流水线,关于这些东西协同,还是需要下功夫去整理的”

“问题二:软件开发环境。需要构建一套稳定、高效的开发与调试平台,这涉及到编译器、链接器以及基础函数库的搭建,但这些自己都可以解决”。

“问题三:人才梯队建设。项目初期需要国内的顶尖专家,但长期运行和维护,必须培养出一批我们自己的技术骨干。需要设立培训计划。”

“问题四:计算机软件专业人才缺口,陶瓷厂内部的技术科几乎不能承担这个工作毕竟他们并不是这个专业的,他们学习的是机械有关的专业,他们对编程和系统架构方面,几乎是空白。必须从外部引入核心人才”。

想到这里,李峰的笔尖微微一顿,一个名字浮现在他的脑海里——费伟。

计算机研究所的费伟,当初在机床控制系统的项目上就有过合作,而且他技术过硬,更重要的是,他对国内计算机领域的人才分布了如指掌。

找他帮忙推荐几个人,无疑是最高效的途径。

最重要的是,费教授跟自己老师向教授很熟,自己如果请不动的话,那么自己找向教授出面的话,那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了。

于是李峰在稿纸的页边空白处重重地写下了“联系费伟”四个字,并画上了一个圈。

随后,他又开始梳理项目团队的初步构想。

每个小组需要多少人,负责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后备人员又该从哪里选拔……

这些问题在他的脑海中盘旋、碰撞,然后被一一拆解,落实到纸面上,形成一张初步的人员架构图。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窗外的天色由明亮的蔚蓝,渐渐染上了橘红的晚霞,最终彻底沉入深邃的墨色。

当李峰终于放下笔,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腕时,墙上的挂钟时针已经指向了八点。

桌上,几张写满了规划的稿纸,已经构成了一个简易的人员安排和工作预案。

他看着自己的成果,心中稍定。

他还考虑到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这个项目,技术含量太高,保密级别也绝非寻常。

在五星陶瓷厂这个开放式的生产环境中进行研究,显然是不现实的。无论是粉尘、震动还是来来往往的人员,都可能对精密的计算机设备造成干扰。

他估计,姜领导他们肯定会另外选择一个更合适的地方,比如某个研究所,或者干脆成立一个专门的秘密基地。

不过,无论地点在哪里,他这边该做的准备工作,一样都不能少。只有把所有能想到的问题都提前准备好预案,项目一旦启动,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正轨。

就在李峰出神地思考着未来规划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地敲响了。

“咚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