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民国:黄埔弃子的将官之路 > 第396章 清算(二)

第396章 清算(二)(2/2)

目录

“你胡说八道!”王辅臣猛地厉声呵斥,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但台上的中尉猛地一抬手,阻止了王辅臣的话。

他根本不再看王辅臣,而是直接对着台下所有已经被这证词惊得目瞪口呆的官员们,

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宣布最终判决:

“王将军说没见到?很好!”

他目光锐利如刀,扫过全场,最后定格在王辅臣那张失去血色的脸上:

“我已经派人去指认地点开挖了。”

“需要我现在就下令,把那两名奉我军长之命、前往沟通却被你们杀害灭口、草草掩埋的士兵的尸体,”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冰窖里捞出来的,

“抬到这礼堂里来,放到你王将军的面前吗?!”

王辅臣脸色由白转青,没想到包国维的动作如此迅速,他嘴唇哆嗦着:“这…这是诬陷!是构陷!

一个贪生怕死的小兵的话岂能作数?

那地点谁都可以指认…”

台上的中尉军官面色一冷,刚要开口驳斥,却被一个动作制止了。

一直稳坐后方、沉默不语的包国维缓缓站起身,踱步走到了台前。

他手臂上的绷带依旧醒目,但他的步伐沉稳,目光扫过台下。

他对着那名中尉微微颔首,中尉立刻敬礼,退到了一旁。

包国维站在话筒前,目光平静地看向台下神色各异的众人,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好了,王司令。今天摆了这么一台戏,不是跟你对质用的。”

他顿了顿,语气甚至带上了一丝近乎冷酷的平淡:“今天请大家来,把这件事摆在台面上,主要就是想提前把话说清楚。

免得日后有什么误会,影响了我们…共同抗战的合作。”

他的话音未落,先前那名中尉已然带着十余名如狼似虎的十一军士兵再次上前,

不由分说,直接架住了面色死灰、还想挣扎的王辅臣。

“包国维!你想干什么?!我是同盟军少将师长!

你无权抓我!蒋长官回来绝不会放过你!”,王辅臣惊恐地嘶吼起来,徒劳地挣扎着。

包国维仿佛没有听到他的叫喊,只是淡淡地挥了挥手。

士兵们毫不客气地将王辅臣强行拖离座位,朝着侧厅走去。

与此同时,另外几队士兵也迅速行动,将这次跟着王辅臣被一同带来的诸多将校一并控制带离。

礼堂内一片死寂,只剩下桌椅摩擦和被带走军官们不甘的叫喊声。

处理完这些人,包国维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他重新将目光投向台下,特别是省公署的李培基等人所在的方向,

语气依旧平稳,却抛出了一个更重磅的问题:

“好了,今天的第一个问题,暂时算是解决了。”

“那么现在,我们来谈谈第二个问题。”

他微微向前倾身,目光落在李培稽身上:“大概两个月前,应豫省省公署请求,我豫东十一军勒紧裤腰带,

从官兵口粮里节省出五百万斤粮食,紧急调拨给省府,用于赈济豫西灾民。

李主席,这批粮食,现在何处?下落如何?

可否当着大家的面,说明一下?”

李培基心中猛地一沉,知道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脸上维持着惯有的平静,语气沉稳地回答道:

“包军长深明大义,雪中送炭,我代表豫省百姓再次感谢贵部慷慨相助。

这批救命粮,省府绝不敢怠慢,已按照既定方案,分批陆续分发给了洛阳周边及豫西沿线聚集的数十万灾民,

账目清晰,均有据可查。

此事,包军长尽可派人核查。”

他这番话滴水不漏,是标准的官样文章,既表达了感谢,也强调了程序合规。

包国维听着,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点了点头,仿佛接受了他的说法。

然而,下一刻,他再次挥了挥手。

一名士兵捧着一个鼓鼓囊囊的麻布口袋快步走上台,将口袋放在包国维面前的讲台上。

包国维伸手从口袋里抓出一把黄澄澄的小米,然后让米粒从指缝间滑落。

他举起那个空了的布袋,将其正面展示给台下所有人——

只见布袋的右下角,清晰地印着一个蓝色的、独特的标记,那是豫东十一军军粮的特有标识!

“很巧。”包国维的声音依旧平淡,却带着一种冰冷的讽刺,

“这是今天我的士兵,在城内一处遇袭的仓库里发现的。

而这座仓库,据查,是属于城内丰泰商社的产业。”

他目光扫过台下瞬间变得脸色惨白的几名官员,

“我觉得更巧了,就趁着这点时间,派人顺便查了查城内几家大商社的仓库。”

他顿了顿,目光如同冰锥般刺向李培基,一字一句地说道:

“结果,就在城内整整二十五处仓库里,发现了堆得满满当当的、印着我十一军标识的粮食!”

“李主席,城外百姓每日饿死人数多达上千人,而城内的仓库粮食堆积都快爆仓了,

这就是你所说的,分发给了灾民?”

最后一句问话,如同一声惊雷,狠狠地劈在了李培基和众官员头上!

“如此看来,”包国维的目光从粮袋移开,缓缓扫过台下噤若寒蝉的众人,最后定格在面沉如水的李培基脸上,

“我是不是可以认定,李主席领导下的豫省省公署,贪腐横行,政令不通,已难以正常开展政务活动,

更无法有效赈济灾民?”

他微微停顿,“既然如此,为免暴殄天物,也为前线将士计,我十一军之前借调的那五百万斤粮食,

看来有必要由我军自行收回,亲自用于赈济和军需了。

李主席,意下如何?”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