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阊阖门外(2/2)
另一个金吾卫士兵叫刘全,已经六十多岁了,头发和胡子都白了,却依旧握着一把金瓜锤。他本是禁军里的老兵,因年纪大了,被调去守宫禁,今日却是主动请缨来守阊阖门。
一个神策卫士兵拿着长枪刺向他,他侧身躲开,用金瓜锤砸向那士兵的手腕,“咔嚓”一声,那士兵的手腕被砸断了,长枪掉在地上。
刘全刚要上前,又一个神策卫士兵从后面偷袭而至,长刀砍向他的后背,他躲闪不及,后背被砍中,鲜血瞬间浸透了他的衣甲。
刘全回头看了眼那士兵,眼里满是不甘,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举起金瓜锤,砸向那士兵的脑袋,两人一起倒在地上,再也没了动静。
郭药师见此,刚要挥刀上前,突然感觉自己的胳膊被人拉住了。他回头一看,竟是个穿着灰布长衫的老汉。
老汉脸上没什么表情,眼神里带着几分莫测,声音低沉:“郭将军,公主让老夫给你带句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将军若是愿意,可远赴西域,西夏王族愿与将军共谋大事,那里有你的族人,有你的根基,不比在这大华做个仰人鼻息的中郎将强?”
说着,老者撩起长衫的下摆,露出里面的衬里,衬里上赫然绣着一只苍鹰,这正是西夏王族的图腾。
郭药师愣了一下,随即甩开老者的手,眼神坚定如铁:“忠臣不事二主!我郭药师虽是杂血,却也是大华的臣子!当年我因杂血身份,在军中被人欺凌,连口饱饭都吃不上,是先帝提拔我,让我做了金吾卫中郎将,给了我尊严,给了我家小活路!
这份知遇之恩,我此生难忘!
大华有句古话:一饭之恩,尚需全心以报。知遇之恩,唯生陨首,死结草!你把这话带给你家公主,‘我郭药师就算是死,也绝不会背叛大华!’”
说完,郭药师便挥刀冲向神策卫士兵。
一个神策卫士兵见此,怒吼着举着长刀砍向郭药师,郭药师侧身躲开,掉刀横扫,“唰”的一声,那士兵的脑袋飞出,滚落在了城头的泥里。
另一个神策卫士兵意图从后面偷袭,郭药师回头,掉刀竖劈,将那士兵劈成了两半,鲜血和内脏流了一地,染红了一片青砖。
还有一个神策卫士兵挺枪刺向郭药师的胸口,郭药师掉刀挡枪,用力一挑,长枪脱手而飞,顺势一刀,砍中那士兵的脖子,那士兵捂着脖子,鲜血从指缝里流出来,倒在地上,渐渐没了气息。
杨朗见郭药师大杀四方,心下大怒。他知道,再这么下去,攻城的伤亡会越来越大,而且宫里的援兵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到,万不可再拖。
思及至此,他提着长枪,踩着云梯,几下就爬上了城头。
“老贼休要猖狂!”杨朗大喝一声,挺枪刺向郭药师。
郭药师见杨朗刺来,掉刀格住长枪,“当”的一声巨响,火花四溅,落在雨里,瞬间熄灭。
杨朗年轻力壮,使的乃是杨家祖传枪法,讲究快、准、狠,每一枪都刺向郭药师的要害。
郭药师大开大合,以力破巧,二人一交手,立刻挡住数轮杨炯的攻击。
杨朗心下一冷,收回长枪,枪法再变,复又刺向郭药师的胸口,郭药师侧身躲开,掉刀砍向杨朗的胳膊,杨朗长枪挡住,两人你来我往,打得不可开交。
杨朗的长枪如银蛇出洞,时而刺向郭药师胸口,时而扫向他腿;郭药师的掉刀如猛虎下山,时而劈砍,时而刺杀,虽然他年过七旬,却依旧沉稳有力,威猛不弱当年。
两人打了几十个回合,郭药师渐渐体力不支,他喘着粗气,额头上的汗混着雨水流下来。他握刀的手也开始发抖,掉刀的重量似是越来越沉,每挥一下,都要用上全身的力气。
郭药师不得喘息,刚挡住杨朗的一枪,突然感觉身后有冷风袭来。他心里大惊,急忙用掉刀的尾部横扫,打飞了两支弩箭,可第三支弩箭还是射进了他的胸口,箭尖从后背穿了出来,带着鲜血,落在地上,溅起一点水花。
郭药师闷哼一声,倒在地上,胸口的鲜血汩汩流出,染红了他的衣甲。
神策卫士兵见了,一拥而上,长刀乱砍,把郭药师砍成了肉泥。
一个神策卫士兵冲在最前,砍下郭药师的头颅,挑在枪尖,高声喊着:“贼酋头颅在此!尔等还不束手就擒!”
残余的金吾卫士兵见此,都红了眼,举起金瓜锤,嘶吼着冲向神策卫士兵。
一个年轻的金吾卫士兵,脸上还带着几分稚气,他拿着金瓜锤砸向一个神策卫士兵的胸口,那士兵倒在地上,口吐鲜血。
年轻金吾卫刚要再砸,一支弩箭射进了他的后背,倒在地上,气绝身亡。
另一个金吾卫士兵,此刻却像疯了一样,拿着金瓜锤砸向神策卫士兵的腿,把一个士兵的腿砸断了。
那士兵惨叫一声,用长刀砍向金吾卫的脖子,金吾卫倒在地上,没了气,眼睛却还睁着,死死望着皇宫的方向。
很快,神策卫一轮箭雨过后,残余金吾卫尽数毙命,无一生还。
杨朗看着郭药师的头颅,皱了皱眉头。他虽恨郭药师阻拦,却也敬重郭药师的忠诚,用弩箭偷袭取胜,终究不是君子所为。
他狠狠瞪了那放冷箭的士兵一眼,那士兵低下头,不敢看他。
杨朗强压着心头的怒火,转身朝城下大喊:“入城!”
话音刚落,“轰隆”一声巨响,攻城锤终是将城门撞开。
老太君催马往前,玄色的马衣溅了泥点,却依旧威风凛凛。她手里的红木杖指向前方,声音洪亮:“全军入城!杀妖孽,卫朝纲!”
四万大军如潮水般涌入阊阖门,士兵的脚步声、甲叶的碰撞声、武器的摩擦声,混着雨声,在长安的街道上不断回荡。
李淑坐在马上,看着被神策卫挑在枪头上的郭药师头颅。那头颅的眼睛还睁着,褐眸里满是不甘。
神策卫士兵士气如虹,高呼着:“神策定江山,府立掌乾坤!”
声音洪亮,震得雨丝都似停滞了一般。
李淑握缰绳的手不自觉地紧了紧,那双桃花眸子原本带着几分柔和,此刻却冷若寒潭,杀气一闪而逝。
她深吸一口气,目光落在不远处的春花楼上,那楼是长安有名的销金窟,平日里红绸满挂,丝竹之声不绝于耳,今日却格外安静。
此刻,三楼的红绸被细雨浇透,无力地垂落而下,一片冷清萧索。
李淑反手紧了紧自己头上的红色发带,扫了一眼三楼虚掩的窗户,一震缰绳,疾奔皇城而去。
士兵呼啸而过,春花楼三楼的红绸突然被抽了回去,速度极快,瞬间消失在了窗口。
紧接着,春花楼的后门洞开,几十个穿着黑衣的高手冲了出来。他们动作敏捷,脚步轻盈,踩在泥泞的街道上,竟没发出一点声音,很快便就没入了苍茫的雨雾中,消失在长安的街巷之中。
阊阖门的城墙根下,李嵬名躲在一棵老槐树下,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她穿着一件蓝色的长衫,长衫被雨打透,贴在身上,尽显瘦弱之态。
李嵬名此刻眼眸冷得像冰,没有一点温度,听着神策卫士兵高呼的“神策定江山,府立掌乾坤”,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周身的杀气四溢。
身后的老人见此,低声提醒:“公主!太子还在城外等候,咱们快走吧!”
李嵬名嗤笑一声,声音冰冷:“掌乾坤?李淑和那老虔婆,倒真敢想!本宫倒要看看,他们有几分本事,能掌得了这大华的乾坤!”
说着,她紧了紧外衣,沉声道:“立刻去告诉小弟!让他即刻领兵入城!告诉他,别忘了,他在西域起家的士兵,是他姐夫给的!他若是不来,以后就别叫我姐!”
老人听了这话,脸色一变,却不敢多言。他知道李嵬名的脾气,一旦做了决定,就绝不会更改。
当下急忙翻身上马,朝着城外疾驰而去,马蹄踏过泥泞,溅起一片泥点,很快就消失在雨雾中。
李嵬名抹了抹脸上的雨水,雨水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淌,落在下巴上,滴进衣领里,带来一阵寒颤。
她捡起地上一把掉落的长剑,剑身上犹带鲜血,被雨水浸得发暗。她抬起袖子擦了擦剑身,剑刃立刻露出冷光,寒气十足。
李嵬名手提长剑,目若寒星,声音清越:“
剑气寒高倚长空,自恃日月锁心胸。
莫藏牙爪同痴虎,好召风雷起卧龙。
天地风尘三尺剑,今朝一动诉不平。
且将大道与君语,莫踏人间龌龊踪。”
声落,挺剑而行,没入苍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