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 第517章 商人所请

第517章 商人所请(1/2)

目录

王清晨目送宋文清离去,目光落回那叠严谨得过分的账册上。

庞酉这一手以退为进,确实老辣,既全了体面,又表了姿态。

但此事绝不可能因此而此了结。

度支司积弊已久,绝非王清晨一人之力所能扭转,其下盘根错节的关系网,才是真正的症结。

今日他能压下庞酉,明日就可能冒出李酉、张酉。

沉吟片刻,他铺开一张素笺,提笔蘸墨。

他并非直接书写奏章,而是先给高辅写了一份详尽的呈文。

文中,自然是关于金银元改革的想法,详陈其利,并附上初步的实施构想,请求部堂支持,协调少府监及相关部门。

他将此事置于首位,既是遵奉上意,也是向高辅表明自己着眼于大局和革新。

高辅肯定知道今日早朝之后他被梁朝暂留,所以也肯定知道这篇革新是谁的意思,大概率是不会劝阻的,能不能顺利推行他并不担心。

毕竟铸币并非无利可图,民间兑换,折色多少也都是由户部做主。

既能赚钱又能迎合上意何乐而不为。

王清晨将呈文仔细封好,命人即刻送至尚书值房。

金银元之事若能顺利推行,不仅是新朝的一大政绩,更是将财政大权进一步收归中央的关键一步。

而这件事,必须得到高辅的全力支持。

……

傍晚,王清晨正准备下值,宋文清又来禀报:“大人,庞侍郎在外求见。”

“请。”王清晨放下手中毛笔。

庞酉走了进来,面色已恢复平静,甚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惭愧与感激。

他拱手道:“溪言贤弟,你的手书我已收到。师兄……惭愧啊!”

“师兄言重了。”王清晨起身相迎,语气温和。

“度支司事务千头万绪,偶有疏漏,实属正常。日后还需师兄多多费心,你我同心,方能不负部堂与陛下的期望。”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庞酉便告辞离去,姿态放得极低。

王清晨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目光深邃,自家这个师兄早不来晚不来,偏偏下值才来,这其中可是有不少深意的。

他轻笑一瞬,不做计较,安心下值。

自家这位师兄短期内应当会收敛许多,但真正的较量,或许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几日,户部上下似乎恢复了平静。

金银元改革的呈文得到了高辅的鼎力支持,迅速与少府监达成了共识,联合章程很快拟好,呈报御前。

梁朝朱笔一挥,便批复“依议,速办”。

这早在王清晨的预料之中,毕竟高辅如今对于自己的定位还是十分准确的。

虽说不至于摆烂,但是对于王清晨也是毫无掣肘。

工部以及少府监立刻投入了紧张的准备工作中。

挑选工匠、增铸钱范、核定成色、转运折损……

千头万绪,这些他都要亲自过问。

尤其是他新设计的一款金银币,他尤为关注,毕竟先帝和先皇旧币的工艺早已纯熟,新币更出不得半点差错,而且梁朝对此也尤为重视。

首批“昌武银元”的钱范设计图样,正面乃是盘龙纹环绕的梁朝侧面画像,背面乃是“昌武通宝”四字,以及标注重量“壹两”以及少府监的印鉴;边缘铸有防伪细齿。

金元样式类似,标注为“壹钱”。

图样精致,大气磅礴,既显皇家威仪,又便于识别。

与此同时,秋税逐渐入库,国库前所未有的充盈。

按照王清晨与高辅的规划,大部分资金开始流向漕运改善和水利工程,工部得了大笔拨款,干劲十足。

农禾见到王清晨更是笑容满面。

首批“昌武银元”和金元在少府监与户部官吏的日夜督造下,以惊人的速度被铸造出来。

银元雪亮,金元灿然,边缘的细齿精致均匀,梁朝的侧面浮雕虽略显粗糙,却已初具威严,远非民间私铸的粗劣银锭可比。

王清晨并未急于全面推广,而是依照先前奏对时的策略,首先用于发放京畿各部官员的俸禄以及北衙禁军的部分饷银。

发放之日,户部库房外排起了长队。

前来领取银子的各部银官和军曹领到这前所未见的银元时,皆是一片惊疑之声。

“这是……银子?”一名老银官拈起一枚银元,对着光仔细打量,手指摩挲着上面的纹路和齿边,眼中满是惊奇。

“竟如此规整,这是御上龙颜?”

“这分量一摸就知道绝对足,成色也好!户部什么时候良心发现了?”

一名军汉将银元凑到嘴边吹了一下,立刻放到耳边,听到那特有的悠长嗡鸣,脸上露出憨实的笑容。

“嘿!响声也脆生!”

“陛下恩典,竟将天颜铸于银钱之上,真是旷古未有奇思妙想啊!”这些官员还是第一次见这种银钱。

顿时感慨万千,手捧银元,觉得这不止是俸银,更是一份皇恩浩荡的象征。

虽有新奇与赞誉,但疑虑也随之而来。

一些习惯于从火耗、折色中牟取小利的胥吏暗自嘀咕。

这等制式银钱一出,他们以往那些手段恐怕要大打折扣,银剪恐怕以后都要生锈了。

更多人的担忧则在于:“这新钱看着是好,可市面上认不认?别到时候买米买布,店家不肯收,或是要折价,那岂不是亏了?”

针对此种疑虑,王清晨早已布置。

户部联合京兆府,在东西两市及各大城门附近设立了数处“官兑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